280條!安徽啟動最大規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

【查看原圖】
剛出生7天的人工繁育揚子鱷。圖片由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剛出生7天的人工繁育揚子鱷。圖片由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0年05月20日15:37

人民網宣城5月20日電(周坤) 為進一步恢復和擴大野生揚子鱷種群,5月20日,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沖大塘,12條揚子鱷緩緩爬入水中,正式開始野外獨立生活。

這是該保護區實施的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孫四清介紹,今年將在保護區中的五個縣(市區)放歸人工繁育揚子鱷280條,為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放歸數量超過去17年放歸總和。

野外放歸不是簡單的回歸自然。“此次放歸的揚子鱷是通過DNA遺傳背景分析,從320條候選揚子鱷中,精挑細選了280條體格健壯、親緣關系較遠的揚子鱷,保証放歸鱷的遺傳多樣性。”孫思清說。

野外放歸也不是一放了之,而是新的開始。專家們還將利用揚子鱷佩戴的衛星信號追蹤器,對其擴散情況及同域分布的空間領域行為進行實時研究,了解野放種群內的種內和種間關系。此外,后期的系列繁殖行為也將同時開展,以加深對揚子鱷野外生態行為的了解。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省揚子鱷繁育研究中心和揚子鱷保護區先后建立。經過多年努力,雖然已建立起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但揚子鱷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為擴大野生揚子鱷種群,2003年,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啟動揚子鱷野外放歸自然工程,累計“放生”508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

“通過放歸,可以保護其自然屬性。”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動管科科長章鬆解釋說,“如果揚子鱷長期處在一個小環境裡,近親繁殖,該種群容易退化﹔該種群也就很難延續下去。”

看著在水中適應“新家”的揚子鱷,章鬆滿懷期待。今后,保護區將通過科學合理的實施步驟,增設揚子鱷棲息地,使放歸鱷有得吃、留得住、能安家。同時,加大野外放歸力度,爭取在2035年野外種群數量達2000條,2040年左右,實現揚子鱷徹底擺脫野外極度瀕危的狀態。

分享到:
(責編:歐愷、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