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紛紛加碼安徽,除了看中區位優勢、營商環境,還與當地推進科技創新、豐沃產業土壤密不可分。
小暑剛過,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的奇瑞智造一工廠,一派繁忙景象。
從0到60,越來越多的外企在中新蘇滁高新區落戶,並非偶然。
科技創新並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天天、一年年地積累。那麼,科創合肥的一天,是什麼樣子的呢?
安徽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資(FDI)67.6億元、增速連續19個月高於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81家、增長18.1%。
自中新蘇滁高新區開工建設以來,12年間,這塊規劃面積36平方公裡的園區,已經匯集了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個外資項目,2023年外資直接投資達到8331萬美元,佔滁州的一半。
近年來,合肥市產業鏈加速升級,高新技術產業突飛猛進,特別是“芯屏汽合”“急終生智”八大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為外資企業在合肥進行產業鏈布局提供條件。
在合肥大學眾多院系中,大眾學院是最特別的一個。學院坐落在合肥經開區中德合作創新園,與學院一牆之隔的是新能源汽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上企業。
不久前,科大訊飛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過去十年人工智能領域首次問鼎一等獎,也是科大訊飛第三次摘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合肥的一路逆襲,離不開科技創新。知名科學雜志《自然》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合肥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3位。 科技創新並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天天、一年年地積累。那麼,科創合肥的一天,是什麼樣子的呢?
走進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一張“首席外企服務官”海報引人注目,這是什麼官?
安徽滁州,因歐陽修《醉翁亭記》而名傳天下,亦稱亭城。近年來,越來越多外資企業與這座城市“雙向奔赴”。
機械臂抓起側圍,在“同事”——另一台機械臂的配合下,對其進行打膠,並預拼裝在車身上……這裡是安徽省蕪湖市的奇瑞智造一工廠焊裝一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