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长江看交通丨安徽船闸“智慧大脑”:跨流域多航道一键调度
人民网合肥11月27日电 (记者苗子健)在安徽港航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内,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即可完成对数百公里外不同流域不同航道上的船闸远程调度,船员无需上岸缴费,船舶即可顺利通过,显著提升了通行效率。

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这里是全省船闸运行管理的最强‘智慧大脑’,也是全国首个省级跨流域多航道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调度中心主任张伟告诉记者,通过整合集团所属17处22座船闸资源,实现统一报到审核、统一调度控制、统一信息服务、统一集中管理,全面提升航道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依托平台“四个统一”功能,每闸次船舶调度时间平均减少约15分钟,通行时间缩短约8分钟,船闸运行调度效率提升约6%。

繁忙的合裕航道。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2024年8月9日,安徽港航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正式成立。截至2025年11月20日,累计开放闸次38765次,完成过闸船舶129365艘次,过闸总吨位2.35亿吨。
作为安徽船闸运行的“智慧大脑”,调度中心打破了长江、淮河流域船闸在地域和管理上的壁垒,有效解决了不同航道船闸间调度衔接不畅、信息交互不顺等问题,实现了船闸运行调度管理“一张图”、船舶过闸“一站通”,显著提升全省干线航道网船闸运行调度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协同化水平。

巢湖船闸。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截至目前,系统内注册船民数量超过2.1万人,在档活跃船舶约2万艘。船民仅需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即可一键获取全航道通航信息,实时掌握船舶动态,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智慧通航”。

船舶正在通过巢湖船闸。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工作人员从各船闸现地选调,统一集中办公,一人可同时调度多个船闸。”据张伟介绍,采用联合调度运营模式,可缩减集团裕溪、涡阳、临涣等在建船闸现地管理用房用地,节约一次性建设成本3000万元以上,集团现有22座船闸可减少运营人员约100人,每年节约人工运营成本2000万元。同时,船舶过闸效率显著提高,按平均常年在皖运营船舶1.2万艘计算,每年可为船企节支增收约26.4亿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