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智“汇”江淮
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做科技创新的长期“合伙人”
创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金色名片。
今年7月,安徽省季度工作会议从7个方面提出47个“创新之问”,为全省以创新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道路。“创新之问”中,“聚焦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被放在靠前位置。

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近年来,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以下简称安徽中行)聚焦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战略需要,围绕安徽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健全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质效,着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读懂科技型企业价值
今年9月,安徽省历史性迈入“工业大省”行列。放眼省内,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这离不开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也少不了产业链上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企业奋进发力。
技术日新月异,行业千差万别,要如何让科技型企业享受科技金融成果?
安徽中行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通过构建全域“1+3+N”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体系化、结构化方式解决问题,在省级层面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在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设立金融网点,发动一批最有学习能力的科技金融服务团队走进科技园区,主动对接科技型企业,让客户经理成为“行业专家”,读懂企业创新价值。
秋末冬初,厂房外寒风瑟瑟。走进滁州汉普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普斯),各条产线生产正忙,随着机械臂上下舞动,一块块大小形态各异的减速电机火热出炉。
工业生产领域,减速电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配件。经过多年发展,汉普斯成功将多项专利技术转变为实用工业产品,获评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
从光伏配套设备单一领域的制作研发,到汽车、医疗器械等多领域减速电机产品生产,业务增长也让汉普斯资金压力骤增。
“创业初期,企业也曾遇到过贷款难题,但中行及时发现我们的科创价值,让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成功变现。”汉普斯副总经理李健说。

汉普斯生产线正在作业。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是大多数科技型企业在成长阶段的共同点,因缺乏质押标的,即使企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但因创新能力难以估值,也常常在债权融资中遭到忽视。
针对痛点,安徽中行探索建立创新积分评价模式,通过多维度指标评价体系,对企业专利数量、科研团队创新能力、市场认可度等要素进行指标量化,打通科技型企业创新价值“变现”渠道。
经过评估,汉普斯成功拿到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解决了企业在设备更新、原料采购等方面的燃眉之急。
同样实现“创新变现”的还有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医疗AI领域的龙头,讯飞医疗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领先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应用。在通过创新积分模式,着重考量企业创新能力、市场前景等“非资产”指标后,安徽中行为其量身定制了融资组合方案,合计授信额度1.5亿元,目前已向企业发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4000万元,使其能将更多资金聚焦于技术研发,提高科技赋能医疗健康产业的水平。
拓宽服务边界,实现长期陪伴
做好科技金融工作,要求银行业在丰富金融产品、增加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之外,还要根据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和应用场景,实时更新科技金融配套政策。
这也推动安徽中行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陪伴安徽科技创新发展的长期“合伙人”。
低空经济是全球性的新兴产业,汇聚众多前沿技术。当前安徽省已基本形成以应用场景创新为核心驱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低空经济生态系统,2024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约550亿元。
今年8月,由安徽中行全程服务的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申报的合肥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以下简称低空经济专项债)正式落地,总投资规模达18.6亿元,这一专项债项目聚焦于低空安全监管的顶层设计,将构建“安全可控、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为全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首创性探索。
“在介入项目时,安徽中行从顶层设计入手,为合肥市低空经济未来发展提供全周期、全产业链的服务方案。”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科技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低空经济行业发展特性,安徽中行组建了“五位一体”服务组矩阵,提供政策解读、科研规划、综合赋能、资金监管、跟踪授信等服务。
低空经济专项债的落地,是安徽中行在服务安徽科技创新大局中,不断拓展自身功能边界的缩影。
初秋时节,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一枚巨型火箭旁进行总装测试。
“我们是一家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的民营企业。火箭研发领域存在重投资、长周期的特性,在从技术突破迈向产业化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坦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金融如何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撑腰”?
安徽中行打破传统信贷思维,设计“小股权+大债权”的全周期金融服务方案:一方面联动综合经营公司中银资产引入了5000万元的股权投资,参股企业的同时为其注入长期发展资本;另一方面结合项目特征,为企业提供1亿元授信额度支持,精准匹配设备采购、厂房建设等重资产投入周期,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当前,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成为安徽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金融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安徽中行积极走进科技园区、企业,变“企业被动”为“银行主动”,通过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加大科创基金托管服务、加力研发特色金融产品等多种形式,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助力安徽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已突破1000亿元,较去年末增长超过17%。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