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郑蒲港新区:“三聚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建强战斗堡垒,驱动产业升级,夯实基层治理,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聚焦建强队伍,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坚持源头补充和动态调整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谈话推荐、统筹比选等方式在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等群体中发现好苗子,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优的优秀人才纳入村干部人才库中,重点关注、跟踪培养。制定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深化落实“双培双带”策略,加强村干部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政策理论、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培训内容,以提升村干部的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加强对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定期开展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务晋升挂钩,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在村党务公开栏、岗位责任区进行公示,激励村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聚焦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立足各村(社区)经济基础、地理区位、资源资产等实际情况,因村施策,成立“共富工坊”,统筹布局中草药种植、水产养殖、制种繁育以及精品粮食等产业,成功注册“陈桥唤渡粮油”“寒华菊花”“官塘一品香大米”等特色品牌,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对接山鹰纸业等帮扶单位,最大化利用新区企业拓展消费帮扶举措,同时依托新兴自媒体与电商平台、线下商超合作,探索电商直播等新兴市场化销售路径,与新区企业、商超、菜市场建立持续供货机制,逐步打开市场化销售大门。积极整合农文旅资源,培育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开拓姥桥镇姥长田园综合体、白桥镇七成村自然田园风光、牛屯河风光带等“旅游+农业”新模式,结合农事体验、果蔬采摘、休闲农业等开展丰收节、采摘节等农文旅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聚焦基层治理,夯实乡村振兴“稳定器”
充分发挥党员村干部基层治理主体力量,落实包村联户制定走访计划,通过“村情村事”记录本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及时跟踪反馈,同步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注重结果反馈。2025年以来共解决群众关注问题49个。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将村民参与志愿活动、垃圾分类、邻里互助等行为量化成具体信用积分并存入个人信用账户,探索“信用+社会治理+积分超市”模式,打造“和美道德积分”超市,累计兑换积分13000分。走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村头巷尾,以通俗易懂的方言,讲党的理论政策、移风易俗知识、新文明新风尚,开展“小板凳”微宣讲活动20场。充分挖掘群众身边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典型案例,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共评选出最美人物5人,使乡风文明得到显著提升。(丁刘彬 徐晓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