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临泉县吕寨镇陈小寨村:全国文明村的蝶变之路

2025年07月04日14:36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在202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临泉县吕寨镇陈小寨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陈小寨村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吕寨镇东北角,全村拥有耕地面积6033亩,共辖22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6940人,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陈小寨村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完善、文明实践浸润乡风、特色产业夯实根基、教育激励培育人才,走出了一条从贫困到文明的蝶变之路。

从“穷窝窝”到“梦里水乡”

十年前的陈小寨村,全村仅4.7公里砂石路,其余全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泥巴路,农田水利设施几乎为零。在阜阳市委宣传部十年结对帮扶下,3600余万元资金注入,43公里生产生活道路贯通全域,87眼高标准农田机井、69眼扶贫机井解决灌溉难题,630盏路灯照亮乡村夜晚。村党群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广场、小游园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3处公园、630盏路灯、18座公厕让村庄焕然一新,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焕发出“梦里水乡”的生机。

从“精神荒漠”到“文化沃土”

近年来,陈小寨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创新“每天一段广场舞、每周一次宣讲、每周一场电影”等活动模式,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活动、节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常态化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和“身边好人”,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群众向善向上。建立健全并发挥“一约四会”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

从“靠天吃饭”到“多业并举”

陈小寨村依托6000余亩耕地,构建“小香葱+红薯+辣椒+生姜”的多元产业格局。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临泉财运合作社流转2900亩土地发展红薯产业,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业;小香葱种植规模突破1000亩,成为临泉优质农产品代表;辣椒、生姜、甜叶菊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800余亩。2025年,草莓采摘园一体化大棚建设项目、数控式鱼菜生态循环种养等新项目逐步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产业兴旺带动集体经济腾飞。

从“知识匮乏”到“人才反哺”

自2018年起,陈小寨村将高考优秀学子奖励机制写入村规民约,每年为考上大学的学子发放奖学金和行李箱。截至2024年,累计表彰179名大学生,发放奖学金17.2万元。这笔资金的底气源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通过土地流转、光伏发电等举措,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96.8万元。奖学金不仅减轻了学子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在全村营造了“重教尚学”的氛围。如今,受益大学生寒暑假返乡后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讲,形成“人才反哺家乡”的良性循环。

从省级示范到全国标杆

陈小寨村先后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平安建设村”“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2025年更以全国文明村的身份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村里保护着承载乡土记忆的古楸树,新建的公园、绿植、沟河塘治理让村庄宛如“梦里水乡”。陈小寨村正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姿态,向着更高水平的乡村振兴目标迈进。(李倩倩)

(责编:欧恺、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