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繁昌北站“步步上新”记【3】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张俊
2025年05月14日11:10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繁昌北站候车厅。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繁昌北站候车厅。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装修时尚新颖、店铺鳞次栉比、风格复古怀旧……刚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安徽芜湖市繁昌北站人潮涌动,满足挂在每位游客和市民的脸上。来繁昌,怎能不到老北站打卡!

繁昌北站于1969年正式启用,虽是宁铜铁路芜湖段的一个小站,但却是连接皖南的重要窗口。头顶360度旋转风扇的绿皮火车,曾是繁昌几代人的记忆。

2008年4月1日,随着旅客运输业务取消,繁昌北站从此退出客运历史舞台,这一“停”就是15年。

2023年初,繁昌区启动“繁昌北站区域城市更新项目”,通过更新原有北站面貌,挖掘繁昌文化、演绎繁昌故事、展现繁昌风采,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以崭新的形象留住满满的乡愁。

迈过门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法桐、翻新的老旅社,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规模上,街区总占地3.1万平方米;位置上,紧挨宁铜铁路芜湖段;风格上,兼具老车站与老城北民居的风格。青色屋面、灰色地面,主色调与繁昌北站相呼应。

整体来看,街区不大,但有很多别具一格之处。例如,穿过月台的小吃一条街、造型别致的三联书店、玻璃外墙的城市记忆馆,通过巧妙设计融为一体。

“我们追求的是从更新到‘更’新,通过设计展现新业态、新生活。”在繁昌北站兼职讲解的崔璨说,整个街区集历史记忆、文创体验、休闲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

“我在繁昌出生长大,繁昌北站出新改造后,还真有我小时候那个味儿。”崔璨告诉记者,大到候车厅、月台,小到指示标识、路牌,很多细节都能勾起回忆,重新改造一新的街边小店门头也各有看头。

崔璨是土生土长的繁昌人,她回忆说,“小时候特别期待坐火车去芜湖赭山公园,从这里坐车,买上一包瓜子,能嗑上一路。”说起孩童时光,崔璨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既深刻又清晰。

如今,繁昌北站已经成为当地的新晋网红地。无论是去改造一新的“城市记忆馆”打卡拍照,还是到街区咖啡馆、奶茶店聊天小憩,亦或是拾阶而上踏上老月台,市民游客都能在繁昌北站找到自己的心悦之处。

今年1月26日,赶在春节前,繁昌・北站1969文化创意街区正式开街。高大粗壮的梧桐老树、褪色斑驳但整齐划一的红砖墙面、紧跟时尚潮流的海派餐馆……目之所及,均保留着繁昌北站的市井烟火气。

李雪是入驻街区的第一批商户之一,街区一经开街,她经营的“花叙新中式茶花铺”就成了街区的网红店。

“一楼花店、二楼茶室,既能赏花又能品尝,特别受欢迎,尤其到了节假日,基本就是从早忙到晚。”老家在东北的李雪,如今也是半个繁昌人。她告诉记者,过去在城里经营过一家花店,相比起来,街区客群更丰富,除了原先的老主顾,也添了不少新顾客。

在李雪眼里,街区有这般热闹,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今年“五一”假期,繁昌・北站1969文化创意街区日均接待游客量约2万人次,街区内,“惠民生、促消费”供销大集圈了一波“粉”,100多种当地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再现昔日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如今,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开街三个多月的繁昌北站二期项目即将动工,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火车站,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和面貌重回繁昌人的视野。

随着商业活力的持续注入,对标“新业态、新文化、新体验”的繁昌・北站1969文化街区,也在步步“上新”,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为芜湖文旅事业发展提供“老站新生”的实体样板。

(责编:欧恺、韩震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