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板石岭来了“新村民”

“恭喜您,成为我们第11位‘新村民’。”近日,在南陵县家发镇联三村的板石岭景区,专程从芜湖城区过来的唐糖和联三村乡村CEO何彦俊签订了合同,成为板石岭第一位咖啡主理人。
“上次和朋友过来玩就被景色深深吸引,非常喜欢这座余冲水库边的房子,依山傍水,当时就想把它租下来,打造成咖啡店,正好这边招募‘新村民’,我们就一拍即合了。”唐糖是一位餐饮店老板,在芜湖已经有两家分店,经营经验丰富。唐糖表示,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乡村生活有着很深的情怀。辞职后,自己创业,开咖啡店,和当地文旅产业相配套。希望通过这个窗口,让更多人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签订合同。
近年来,家发镇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全省先河探索全域乡村CEO团队运营模式。去年,这支乡村运营团队利用短视频在线上大力推广“新村民”招募计划。何为 “新村民”?他们是一群满怀热忱与憧憬,从繁华都市奔赴宁静乡村,参与乡村建设,融入乡村生活的追梦者。“新村民”们可以租赁村里的空房,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将其打造成理想之地,助力乡村文旅向着品牌化、多元化发展。
板石岭景区素有“千年丹桂·万亩竹海”之美誉,凭借迷人的风光以及厚重的历史底蕴,招募计划一经发出,便受到了广大乡村爱好者的关注。
惠向梅是第一位入驻板石岭的“新村民”。
惠向梅是第一位入驻板石岭的“新村民”,也是一位音乐老师。家住繁昌的她在一次旅游中对板石岭“一见钟情”,“我比较喜欢花花草草,打造花园小院一直是我的梦想,机缘巧合之下来到板石岭景区,这里环境优美,竹林通幽,古桂成林,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特别高,非常适合居住,等建好后,欢迎大家过来拍照打卡。”惠向梅说。
庭院中,面包窑正在建造中,这座面包窑可以同时容纳12个面包烤盘,“我们的面包使用鲁邦种低温发酵,风味独特,麦香四溢,而且无糖无油,健康纯粹。建好后,游客们就可以来这边品尝美味的窑烤面包了。”
屋内装修典雅别致,屋外早樱、垂丝梅花、中华木绣球等植物陆续栽植,惠向梅理想的小花园已然初具雏形。惠向梅还向朋友们分享了小院日常,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咨询。
初春的阳光温暖明媚,“锔瓷”技艺传承人杨晓明正在打理自己新租的院子。“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杨晓明坦言,自己钟情于山水,享受能静下心来做手工的时光。他打算把这个院子打造成手作工坊,同时设置茶艺室,搭建露天土灶。他满心期待能借此让更多年轻人对锔瓷感兴趣,将这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俞冰。
距离杨晓明院子不远处便是俞冰租下的老宅子,他正在给房子安装新窗户。95后的俞冰毕业于美术专业,先后在芜湖、合肥工作过。然而,城市的压力让他感到难以融入,于是,他选择回到家乡,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今年2月,俞冰寻觅到这片清幽僻静之地。他期望在此专注画画,后续还打算拓展陶艺、手工、剪纸等业态,让过来玩的朋友们体验更丰富。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下,家发镇以创新之举,形成‘以镇带村、联动带农’产业化,通过开启招募‘新村民’计划,为村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家发镇文旅办负责人张俊表示。
目前,板石岭已经招募了10余户“新村民”,他们带来了资金与创意,盘活了闲置农房,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不同理念在这里碰撞,传统民俗与现代潮流融合,将催生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如今,村庄人气日益旺盛,几乎每日都有访客前来了解房源。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村庄的变化日新月异,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汪燕 姚雨庆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