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安徽向前丨旌德: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最近这阵子,陶国强每天都盯着村里的积分红黄榜。
老陶是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庙首镇里仁村的党总支书记,他的其中一项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及时登记榜单里的积分增扣。“加分的红榜还好说,这扣分的黄榜,已经空了足有大半年了。”盯着榜单,老陶嘴里念叨着。
公示栏中长期空白的黄榜。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红黄榜所在的公示栏旁,就是联通着村子东西方向的007乡道,作为典型的皖南小山村,这里路面整洁不说,道路两侧的村民自家院落,也是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咱这的村民们搞起卫生来,根本不用监督,甚至还有点‘争先恐后’的意思。”老陶笑着说。
“争先恐后”的背后,正是村里的积分制管理和红黄榜。2018年脱贫攻坚期间,由于当地贫困户态度不积极,缺乏主动脱贫意识,再加上帮扶干部没有抓手,导致脱贫工作难以开展。
积分制管理,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下。通过对政策知晓率、环境卫生、产业发展等量化考核所得的积分,贫困户们可以在“扶贫爱心超市”里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这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贫困户们的积极性,村里“比学赶超”的氛围,也是从那时形成的。
里仁村一隅。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积分制在里仁村得以保留。但从原先只针对贫困户,转向面对全体村民,且积分获取范围扩大至废弃垃圾回收等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对环境卫生优秀的村民施以积分奖励,对积极参与全村环境整治的村民,村里更是给予三倍积分,常态化维护了村容整洁。与此同时,村里的“扶贫爱心超市”也正式更名为“生态美超市”,每年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约5万元用以补充超市物资。“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实惠,大家生怕自己卫生没做好,得不到积分奖励,村民们人人讲卫生的积极性高得很!”老陶笑着说。
村里的积分制治理模式不仅极大方便了日常管理,也得到了县里的认可。2022年5月,旌德县成立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积分制作为重点工作推进。
特别是2024年县委社会工作部成立后,通过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级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县委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将“运用积分制推动城乡社区治理”项目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号工程”。
通过建立“一套积分评议标准、一家积分合作超市、一本积分兑换台账、一份积分公示清单”的《旌德县积分制管理“四个一”工作机制》,在“积分+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平安建设、乡风文明、普法宣传”等基础上,将“道德积分”“乡村振兴积分”“农村高额彩礼治理”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村规民约,出台各类积分制管理方案70余份。
村民齐出动,积分换分红。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与此同时,制定《积分制评议工作流程》,实行日收集、月评议、季兑现、年总结工作流程,严格落实申报、讲评、公示等环节。每月末村民自评申报提交至村(社区)积分评议小组核实,经小组集体讨论后将评议意见上报至村两委,村两委成立积分评定小组,对各村民小组上报的积分情况进行复核,适时在村公示栏、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公示,奖励意见经村(社区)两委集体审定后按要求兑现,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经过7年的坚持,现在的里仁村几乎没人焚烧秸秆、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大家都积极配合村里的工作,公示栏中用以扣分的黄榜,自然也就空置了。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提升积分制推广成效,通过设‘积分’、兑‘商品’、促‘善治’、焕‘乡风’,实现党建积分强引领、三治积分激活力、振兴积分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旌德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家宏介绍说,目前积分制工作已在全县村(社区)全面推广,扭转了以往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该县先后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县、全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
作为典型的皖南山区小县,旌德县在基层治理的复杂棋局中,紧扣党建引领主线,创新引入积分制,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走出了一条山区小县的善治新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