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中学:一堂延续10年的“思政课”

4月3日,南陵中学,晨光初绽。
上午8时许,在简短的远足启动仪式后,2025届高三全体师生满怀崇敬与豪情,整齐列队,徒步前往李家发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这是清明节前夕,一个延续了10年的约定。
远足祭英烈,启程。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十年前,南陵中学首次组织远足祭英烈活动,旨在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行走中磨炼意志,在缅怀中铭记历史,在传承中汲取力量。自那以后,每年清明时节,南陵中学的师生们都会踏上这条充满意义的征程。
在南陵中学政教处主任代玉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场清明纪念仪式,更是一部生动的思政教材,也是一场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实践。
经过约1个半小时的跋涉,同学们安全抵达位于家发镇的李家发烈士陵园。陵园两旁,山花烂漫,苍松翠柏间,一座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犹如一盏“长明灯”,象征着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李家英分享哥哥李家发的生活点滴。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烈士事迹,活动特别邀请李家发烈士的妹妹李家英作主题宣讲。现场,她分享了与哥哥李家发的生活点滴,回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她印象中哥哥展现出的非凡勇气与担当。
李家英虽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话语朴实且饱含深情,在场师生听后无不动容。
誓言滚烫,初心如磐。随后,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团员重温入团誓词,全体师生在烈士纪念碑前,用誓言和革命先烈跨越时空“对话”。
敬献花环。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来到烈士墓碑前,同学们纷纷献上手中的白菊,深深鞠躬。有的则蹲下身子,轻轻抚摸墓碑上的名字,用手掌拂去积尘,心中默默诉说着对先烈们的思念。
南陵中学校长孙小明说,在时代的浪潮中,总有一盏明灯指引方向;在青春的航程里,总有一份信念激荡力量。十年,从“走到”到“懂得”,就是最生动的思政课。
指尖拂过墓碑,感受历史温度。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祭奠英雄、追思英烈,唤起师生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远足,而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谈——用脚步叩响,用呼吸回应。”作为一名高三学子,程圣圆从中领悟道,“要向先烈学习,远足不是为了抵达,而是为了确认,确认自己仍在路上,确认信仰仍在风中回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