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政在行动

马鞍山“点线面”三维发力守护长江

2024年06月17日09:05 | 来源:马鞍山日报
小字号

马鞍山,一座与江共舞的城市。

她从历史中走来——

拥古昭关,襟护城河,揽太白楼,挽雨山湖……这里有烟波浩渺的石臼湖,还有遥相辉映的姑孰三塔。千年一脉的江水情怀,道不尽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岁月沧桑。

她在时代中蝶变——

“采石风景”是她的底色,“杨树林”是她的嫁衣,“薛家洼”是她的粉缀,“滨江湿地公园”是她的妆容,“芳草地”是她的绣鞋……当“长江大保护”的号声吹响,一处处东岸蝶变悄然发生,将长江岸线装扮得绿意盎然。

她在芳华中绽放——

将目光聚焦西岸,看“零点公园”那条微缩的皖江文脉,观“和州之心”那处乘风破浪的风帆,望“浮沙圩湿地”那片紫色盛开的花海……短短数年间,一处处西岸的新景跃然而出,成为市民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从“休养生息”奔向“生生不息”,马鞍山守护长江的步伐从未停止。如今,马鞍山的江边新添了哪些美景?马鞍山又是如何“点线面”三维发力守护一江碧水?

“点”上开花

6月的长江西岸,色彩绚丽,宛如一幅铺展开的水彩画。一路沿江而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处滨江“生态客厅”,告别了过去的“临江不见江”,转而呈现的是“邻江又亲水”的景象。

这里有扬帆起航的“和州之心”——

今年5月建成开放的“和州之心”位于得胜河入江口南侧,江堤外侧,西侧为金河口生态示范区,东临长江,长约960米,宽约160米,总面积约15.4公顷,是生态景观核心区,为长江西岸和县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中最重要的建设区段。

步入公园,不远处就有一处临江的观景平台。广场造型类似一叶扁“舟”,寓意“奋楫扬帆”,观江河壮阔之景象。站在平台上远眺,江心的小黄洲清晰可见。观景平台的另一侧,是一条沿江的步道。遛娃散步,好不惬意。

这里有成片的紫色花海——

位于和县金固码头南侧的浮沙圩湿地公园,占地约1680亩,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开园。公园内有2万平方米的花海,连片的池杉林、紫薇林,还有35亩的绿色草坪,一个个景点“串珠成链”,犹如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镶嵌在江畔。

放眼望去,距离江畔不远,正值盛花期的马鞭草花开正艳。花海中,白色的观景平台仿佛一片云朵飘浮在花海之上。沿着公园内的乌桕大道一路前行,金灿灿的金鸡菊、红彤彤的百日草、绿油油的池杉,竞相斗艳,为长江西岸增添了缤纷色彩。

这里还有微缩的皖江文脉——

长江进入安徽境内后,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市,至和县乌江镇附近流入江苏境内。而零点公园便位于苏皖交界处,是长江流出马鞍山的最后一站。

零点从来不是终点,保护长江从未止步。如果说浮沙圩、和州之心是马鞍山的生态名片, 

那么零点公园则更像是一张城市对外的邀请函。公园以皖江文化为核心、以生态修复为脉络,是一座集文化、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皖江门户公园。

自西梁山附近到乌江驷马河,马鞍山市在79公里的长江岸线上建设了一处处滨江“生态客厅”,仿佛一个个碧绿的翡翠,镶嵌在一江两岸。

“线”上结果

续千年文脉,绘“诗意长江”。马鞍山市因地制宜,在一江两岸结合江畔的农耕文化,对长江大堤内外进行生态修复与保育,对江堤路与部分堤外现状道路进行路面及绿化提升,尽可能多地保留原生态景观,让长江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

在打造最美长江廊道上锲而不舍——

马鞍山市积极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长江岸线“绿化、彩化、美化”专项行动,创新实施长江“建新绿”工程和“四退四还一带”工程,串点连线让“绿美江滩、绿美江堤、绿美江湾”再现。近年来,马鞍山市完成长江15公里范围内及联动区人工造林约2.07万亩,退建还绿、退滩还林、退滩还湿、退渔还湿0.94万亩,新建长江防护林带0.27万亩。

在打造美丽交通风景线上持续发力——

马鞍山市坚持“路景交融”思路,全面摸排掌握公路、铁路景观林带现状底数,对现有林带宽度不够的补绿扩带,缺株断带质量不高的补齐补足,全面推进主干道路沿线、城市出入口及高架桥下空间绿化美化工作。S445(当博路)入选全省“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丰乐古道入选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在建设幸福河湖上持之以恒——

马鞍山市积极建立“四长联动”“六联一并”新机制,建设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宁马协同开展长江苏皖交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入选国家创新实践案例。近两年来,马鞍山市共建成省级幸福河湖8条。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2%,去年发布一般湿地保护名录17处,总面积达3.16万亩。

“面”上出彩

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全面覆盖,一幅幅“可呼吸”的生态画卷在一江两岸延展铺开。这一切, 都是为了把江岸还予自然、还予群众。

在建设特色绿美村庄方面——

马鞍山市结合和美乡村、森林村庄建设,开展“百村栽万树、林果进庭院”活动,大力发展小花园、小果园、小茶园、小竹园、小菜园“五小园”等庭院经济,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马鞍山市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58个,入围首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8个。

在打造乡镇街道微景观方面——

马鞍山市持续加强临街道路周围环境整治,推进街道两侧和居民门前绿化美化提档升级,编制城乡绿化美化推荐植物名录,科学配置植物种类,营造以乔灌木为主体的园林小品、“口袋公园”、小游园等公共绿地和小微湿地,打造“小而精美”的街道微景观。近两年来,马鞍山市创建和提升省级森林城镇25个。

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方面——

马鞍山市采取规划留绿、留白增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持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和绿道网络建设,加强微观空间治理。近两年来,全市共完成新建并改造绿地0.47万亩,新建绿道34.12公里,建设“口袋公园”、小游园32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7.3平方米。

还江于民,还绿于民,这场长江边的“三维发力”,源于长江,始于城市,却不止步于岸线。

记 者 任德玲 通讯员 甘婵婵 常兴胜

(责编:黄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