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医保构建芜湖市湾沚区“区镇村+”服务建设新路径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芜湖市医疗保障局湾沚区分局“瞄准”主要矛盾,围绕“精细化医保”做文章,补弱固强,精准破题,不断探索构建湾沚区“区镇村+”服务建设新路径。
家庭医生签约,破解村卫生室管理难题
村卫生室是湾沚区三医“生态环境”最为薄弱的一环,部分村卫生室更是把“一管摆烂,不管乱来”当做应对医保监管的“制胜法宝”,以老人儿童为主体的农村留守居民求医购药面临困境,医保基金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区医保分局向难处攻坚,印发《2023年湾沚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绩效考核办法》文件,联合卫健部门,创新方法加强村级医疗医保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将考核结果同签约服务医保补助分配相挂钩,积极发挥医保补助和医保支付的双重绩效激励、政策撬动和监管约束作用,村卫生室较短时间内完成从“要你做”到“我要做”的蜕变,5月-9月,区域内村卫生室门诊统筹报销人次同比增长近100%。
把慢性病申报和“两病”办理服务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签约医生“服务提质”“多劳多得”,增强家庭医生对签约对象慢性病、大病等情况嗅探监测的主动性,有效引导分级诊疗和参保群众慢性病待遇应享尽享。
定期督导村卫生室,开展村医医保业务培训,把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村卫生室重点考核指标之一,将村卫生室建成村级医保政策落实落细的基座和支点,村医变成村民信任的“医保明白人”,破除“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
医保服务下沉,推动区镇村服务一体化
为实现区、镇、村三级经办服务一体化全覆盖,分局先后开展基层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改革和基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扁平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从提升服务质量入手,切实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持续推动医保服务下沉。在5个镇、85个村服务大厅设立医保窗口,将参保登记缴费、信息查询和医保报销等23个高频事项业务下放到镇,10个高频事项业务下放到村,建设具有湾沚特色的“区有大厅、镇有窗口、村有柜台、组有网格员” 四级基层医保管理服务网络。
创新实行“上挂下派”制度。定期安排业务骨干到各镇村医保办窗口,“送”上门指导业务经办,主动到参保群众家中,“请”回参保群众和医保经办人员的宝贵意见;各镇每周安排一人到医保经办窗口跟班学习,结合业务实际手把手现场教学。5月-9月,共计“上挂下派”90余人次。
扎实开展练兵比武活动。联合区总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系列化练兵比武活动,8-10月每月举办一轮覆盖区镇村全体医保经办窗口经办人员知识测试,成绩优异者优先推荐参加区“五一劳动奖章”、妇联相关表彰评选,充分激发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积极性,营造爱岗敬业、勤学苦练的良好氛围。
千人千面速写,区镇村联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湾沚区医保分局严格按照“对标沪苏浙、学习新经验、追赶优等生”的要求,打破过去宣传“广撒网”、预警“马后炮”的旧思路,向互联网企业问妙招,多层次打造“千人千面”宣传施策的新格局。
量身定制医保温馨提示单。分局入户走访全区监测对象户、低保、五保等特殊困难家庭143户,“一户一档一照片”,以“用得上、记得住”为金标准,为约130户困难家庭量身定制“医保温馨提示单”。
数据筛查不漏一人。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手段,汇总归纳近期医保结报数据,根据1-9月参保群众个人承担医疗费用总额建立三级预警台账,截止目前,共10281人纳入预警,并及时向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共享有关预警信息近3000条,强力阻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之路。
网格管理常态化摸排建档。各村网格员动态采集当地居民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务工返乡人员断保漏保等信息,各镇负责收集辖区内低保、特困和防致贫监测对象和一般农户慢特病未办理人员信息并登记造册,区镇村多部门联动兜牢医保服务网。(宋森、胡璨、汤飞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