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民心 见行动】停车有位幸福“加码”

合肥市包河区将庐州大道延伸拓展出的空地改造成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放185辆机动车。 记者 李博 摄
城市停车,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出行息息相关,也向来是民生问题的关注焦点之一。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2019年至2021年已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3.5万个,对缓解停车难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我省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长期滞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停车难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和民生的痛点。
六安市充分挖掘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空间,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图为六安市皖西大道一处生态停车场。通讯员 田凯平 摄
民警配合施工人员在芜湖市弋江区花津南路与峨山路交叉口施划“口袋车位”。通讯员 陈效宝 摄
宿州市新汴河景区智能停车场建设3栋停车楼,558个停车位。通讯员 丁辉 摄
铜陵市翠湖公园在原有停车场地基础上,将49个停车位扩建至108个,为周边居民和铜陵经开区企业员工停车提供便利。通讯员 高凌君 摄
滁州市南谯区银西社区将办公大院的围墙和道闸拆除,并在大院内新增加了12个停车位,免费供社区居民和办事群众停车。通讯员 董超 摄
天长市在市民广场北侧建设便民停车场,群众到政府办事不愁停车了。通讯员 李炳旺 摄
新能源汽车在蒙城县城区梦蝶湖公园充电站停泊充电。通讯员 胡卫国 摄
合肥市科学规划设立智能化、立体化停车场和停车区域。图为位于合肥市老城区的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智能立体停车场。 通讯员 方好 摄
2022年5月以来,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便民停车就是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便民停车行动方案》,全省各地从规划设计、拓展增量、科学引导、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充分协调现有车位、挖掘停车资源,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提升配套服务,2022年新增城市停车泊位超40万个;到2025年,全省将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切实缓解停车难题,为群众幸福“加码”。
(责编:吴西露、李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