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之风上餐桌 春节过出新年味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喜庆欢乐的气氛中各种铺张浪费现象也有抬头的可能。当前,世纪疫情冲击仍在,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修崇俭抑奢之德,扬崇俭抑奢之气,坚持勤俭文明过节,反对餐饮浪费、铺张奢侈。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从历史维度而言,节俭是传统美德,置于现实坐标下,倡导勤俭节约,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凝聚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中华民族历来将节俭置于持家立业、治国安邦高度,用以规范礼仪,衡量德行,直至区分善恶,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效法门,从明君贤臣到诗礼之家再到黎民百姓,都把尚俭节约作为操守。所以,与节俭相悖的奢侈浪费,从来都是遭人诟病、鄙夷的陋习、恶行。今天,提倡节俭过节,既串联着悠久历史,也融合了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春节,蕴涵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年味要有,亲情和团圆要有,交流和沟通要有,但是铺张浪费不该有。把好节日节俭关,并非限制人们正常消费,让大家做清修者和守财奴,而是要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合理、安乐、健康、俭朴的过节。何谓节俭?不是有钱不用,舍不得花钱,而是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不用。如果国人每天每人节省一粒米,一天就是6.5万斤,每年的节约量,足以养活3.5万人;如果车主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99千克,相当于种了十多棵树。
或许还有人说,过年花钱少了,丢面子。试想,过年设宴时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吃一半剩一半,大家见了都心疼,这样有面子么?外出走动动辄名烟名酒,出手阔绰,不仅未必合人家心意,而且彼此都有压力,气氛也显得别扭,这样有面子么?花大钱摆门面,没有实质用处,还助长了攀比之风,谁都不自在。节俭过年,恰恰反映了您的贴心、实在。人情往来,关键不在排场,而在一个情字。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几道可口家常菜,胜过名酒豪宴。亲朋好友聚会,吃多少点多少,吃得实在,聊得尽兴,玩得开心。看望长辈,伴手礼送得合意,心意到了,哪怕不贵重,长辈也会高兴。
春节是一年的结束,更是一年的开始。过一个节俭的年,可以让人精神轻松。而整个社会从此崇尚节俭,也就会以更饱满的激情迎接未来,期待更美好的明天!(储北平 杨思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