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民营经济看宣州:栉风沐雨 终成“大树”

2022年10月20日14:05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水阳江畔,敬亭山下。

宣城市宣州区民营经济一路走来,乘风破浪,不负时代!

回顾宣州十年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栉风沐雨,不断发展壮大,奋力谱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宣州民营经济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企业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区民营经济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组组数据展示实力,标注十年征程。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由2012年的27975户增加至2021年的58044户,注册资本由总额194.45亿元增加至557.62亿元;民营经济生产总值由2012年131.3亿元增加至2021年337亿元。民间投资由2012年128.4亿元增加至2021年138.9亿元;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由2012年的92家增加至2021年的366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1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351亿元。2021年宣州区民营经济税收收入25.96亿元,占全区总体税收的78.13%。宣酒集团、富旺金属、龙华电子、凯欧纺织等企业上榜“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宣州区连续六年获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

创新驱动 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不断前行的内生动力源。十年来,科技创新让宣州的民营企业更具发展动力。

宣州区委、区政府聚焦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多措并举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在宣城凯欧纺织有限公司的电子显示屏上流动播放着创新奖励单,奖励金额、奖励额度、合同代号等内容一一公示。这是政府出台利好政策,通过对企业的贴心服务,让企业感受到政府对民营企业大力支持,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民营企业如何练好“内功”,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宣州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精准研判,抢抓战略机遇,保持转型定力,强化政策支持,通过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孕育企业后备领军人物,着力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等方式,不断增强提升宣州民营企业发展实力。投入300多万元在北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上海财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高校轮番举办企业家培训班。每季度举办企业家读书会沙龙活动,区领导、区直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同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面对面畅聊,充分倾听企业心声,着力解决发展诉求,共话发展大计。

“博瑞特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并最终实现茁壮成长,追根溯源离不开‘五个创新’(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智明在谈到企业创新发展时说道。博瑞特公司依靠科技创新,聚焦产品发展,连续8年荣获中国工业锅炉十强企业,在2021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荣获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

截至2021年底,宣州区高新技术企业69家,相比2012年增加62家,增幅达885.7%;专精特新企业27家,相比2013年国家首次提出以来,增加24家,增幅达800%,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集群发展 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宣州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做好“双招双引”工作,围绕土地、税收、设备、技改、上市、要素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每年整合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一二三产业发展以及自主创新等内容编印《宣州区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激发创意热情汇聚源头活水、聚集要素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成长、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荣誉感、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公平感、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制定了23条具体措施,明确提出做强做优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碳酸钙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做精做深家居卫浴、绿色食品两个特色产业,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

出台《宣州区产业集群群长制实施意见》,由区领导担任产业集群群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图谱,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推进工作专班的牵头抓总作用,紧盯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发挥现有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成长性好的企业。

同时,以宣城高新区为矩阵,打造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聚群;以宣州经济开发区资源优势,打造碳酸钙新材料产业集群;寒亭智能卫浴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卫浴产业新高地;洪林镇抢抓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级示范园等项目实施机遇,形成了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聚群和家居卫浴、绿色食品为特色产业的“3+2”产业集群效益,总产值突破370亿元。

优化环境 凝聚强大发展动力

营商环境变“软”,民营企业更“硬”,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近年来,宣州区不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坚持对民营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正如在宣州区工商联开展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凯欧纺织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郑国栋说道:“12年前,我作为外商来到宣州区投资,让我感触颇深。宣州的人文和政府的亲商深深打动了我。如今,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宣州人。”

在全市率先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宣州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项目帮办服务中心),全面破解项目建设的痛点、堵点和卡点。通过“管家”式、“保姆”式服务,努力当好民营企业“店小二”,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问题,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宣酒集团会把奖补资金用到刀刃上,投入生产、研发和市场拓展中,转化为生产力,用良好的发展势头回应全区上下对企业的关心关爱。”宣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建新说道。区委、区政府为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召开全区涉企奖补政策兑现大会,拿出了近8000万元“真金白银”,分批次兑现奖补,惠及企业486家,用实际行动打造让企业舒心、暖心、放心的诚信政府和优质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茁壮成长提供阳光雨露。

完善营商环境考评机制,更加注重结果运用,开展区直经济职能部门服务项目(企业)满意度考评和区直单位百名科长民主考评活动,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党委政府始终与民营企业站在一起”,出台《区领导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方案》,推动区领导加强与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沟通联系,合力优化全区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民企力量,怀商担当。民营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家的大爱与担当。十年来,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防汛救灾、疫情防控、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累计捐款捐物达8000余万元,践行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危济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

圆满完成“万企帮万村”行动,132家企业和商会扛起扶贫大任,共投入2844.54万元,帮扶全区69个村5962户12629名贫困人口,完成县域结对帮扶舒城县和对口帮扶新疆皮山县任务,为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68家企业(商会、农村经济组织)参与了124个项目,涉及种养殖、文旅等项目,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举办“战‘疫’助茶农·民企献爱心”消费助农活动,共计采购茶叶近50万元;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宣酒集团助力“两强一增”,向水东镇捐赠100万元用于农业项目发展,向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资助“万企兴万村”工程,在洪林中学、市生物工程学校分别设立100万元的专项助学基金。

踔厉奋发永争先,笃行不怠向未来。新发展格局下,宣州区将围绕创新转型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为基础、小升规为路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实际行动持续推动民营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宣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苗子健 宋本金 周伟)

(责编:吴西露、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