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20岁,合职生于“湖”而长于“城”  

2022年10月18日09:2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一湖,一城,一校,20年相遇,相拥,相知。

2022年的金秋,注定格外灿烂。合肥东北,汇心湖畔,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满目盛装,迎来其20周年的时间“驿站”。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汇心湖校区。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汇心湖校区。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细品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二十年成长路,不仅呈现出一所职业院校一连串砥砺奋进的脚印,也暗含一座城昂首阔步,科创崛起的发展内涵。从八百里巢湖边发轫,20年来,逐梦跨越的合职人,演绎了一段与合肥这座科教名城相遇,相拥,再到相知的经典故事。而故事背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与大时代同频共振,追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跃然纸上。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迎来20周年校庆。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迎来20周年校庆。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合职故事”:从“湖”到“城”

解构20年时光的关键节点,一眼望去,每一次与时代的同频,每一步与城的共振,诉说一段不平凡的“合职故事”。

合职20年,始于一次与时俱进的合拍。

2002年,一个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当年7月28日至3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不到三个月后,原巢湖卫生学校、巢湖农业学校(安徽土地管理学校)、巢湖财政学校三所重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此后学校不断拓步:先后并入安徽省汽车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巢湖分校和巢湖商业干部学校。

合职20年,演绎着一段从“湖”边来到“城”中的成长脉络。

2012年,巢湖职业技术学院从行政区划规划调整中转身,冠以合肥之名。合肥市唯一的市属综合性高职院校应时而生。2018年,汇心湖畔等来了合职的再次绽放。“十年磨剑”,巢湖鼓山旁的职教新军,化茧成蝶,成为安徽乃至国内职教的一股磅礴力量。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鼓山校区。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鼓山校区。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如今,“到城”的合职,正在融入科教名城,以“一校两区一园”开启深度“进城”的步伐:巢湖鼓山校区,以发展学校传统优势医学相关专业为目标,深度拓展医学相关类的专业领域,打造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深度耕作生物、建筑、汽车等专业;合肥汇心湖校区,围绕合肥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专业群;金寨路双创园,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提供专业实习实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成合肥市高起点职业院校产业园。

“合职力量”:从“到城”到“进城”

八百里巢湖碧波荡漾,滋润着合肥的城市版图;从湖边而来的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缓缓走进合肥城市版图的同时,也蜕变出一支支“合职力量”,深度融入这座城市的产业版图、科创版图、社会版图中。

这里,呼应合肥产业的人才力量生生不息。

42岁的工学博士、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宋铂,殚精竭虑耕耘于锂电池研究。由他培养的储能材料技术专业学生,尚未毕业却早被合肥多家新能源企业盯上。6年前,从东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宋铂放弃其他本科院校邀请,接受合职抛来的橄榄枝。在学校的鼎力支持下,他有了自己的实验室,而以此撬动了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储能材料技术专业的开设,继而成为贡献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支“合职力量”。

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合肥12条产业链布局专业设置,学校现有的56个专业与合肥三大类产业的对接率高达93%,而超过60%的合职毕业人,留在了合肥,深度参与合肥的城市发展。

从构建契合合肥产业发展专业体系,到建立各类产业学院的深度产教融合,合肥产业版图的“合职力量”,更为明晰,愈加庞大。

学校承办第二届长三角双元制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校党委书记王杰才作主旨演讲。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学校承办第二届长三角双元制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校党委书记王杰才作主旨演讲。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这里,链接合肥科创的双创氛围时刻充盈。

2021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在金寨路双创园新建双创大厦。如今,经学校积极扶持,双创园区已有3家创业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而以此为跳板,直接促成由该校学生新注册公司5家企业的开设,以及2项软著和1项专利的申请成功。

像宋铂一样,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引进一流人才。目前,学校副高以上职称比例34.89%,专任教师中双师占比58.76%,博士10人、硕士312人。

从教学对接产业需求的培养模式,到发力人才队伍建设,再到255个校内实验室、近年来超3亿元的累计实验室建设投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创氛围不断升腾。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国赛获奖4项,省赛获奖45项,创下历史新高。

学校学生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学校学生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这里,服务合肥社会发展的担当日渐厚实。

产业是城市的灵魂,社会服务是城市的底色。一直以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从社会效益出发,从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领域着眼,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例如,该校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全面提升了在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老年照护、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

数据表明,目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承接社会培训有7项,培训人次为32305人次;承担各类社会考试13项,55400考次,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着“合职力量”。

“合职样板”:从“成长”到“长项”

二十年成长,一朝绽放。

从巢湖边走来,到深度融入合肥的跨越式发展,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在“成长”中锻造出独树一帜的“长项”,而这也为冲刺职教本科的合职愿景,为呼应“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供应着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质量党建过程中,铸造了“党建样板”。2019年学校党委被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批准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21年学校党委被合肥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经贸旅游学院被确立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宣传(统战)部党支部成功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学校坚持建强‘一个核心’、紧扣‘两项任务’、突出‘三个聚焦’、建立‘四项机制’、实施‘五大工程’,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使得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该校党委书记王杰才介绍说。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暑期干部培训会。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暑期干部培训会。校党委宣传统战部供图

由党建引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一条契合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样板”。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五育”并举,推进“三全育人”,统筹“十大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成为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学校,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而早在2018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教研、教师、创业、社会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在产教融合的持续推进中,2022年3月23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撰写的《“四链联动、三业一体”模式下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

20年春华秋实,20年砥砺奋进。时代见证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彩绽放,科创名城丰富了合职“崇德、重技、求实、创新”的校训内涵。而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出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再次与大时代、大格局契合,在内涵式发展的转向中,不断充盈着安徽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A档)、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底色。

大湖名城,长风浩荡。浩渺巢湖从岁月的涟漪里荡漾着职业教育不同光景。一所现代化的职业技术院校,又从这里泛舟扬帆,奔赴“星辰大海”。(陶伟 魏华 杨璨)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