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南陵县黄墓村:支部带头干 发展劲头足

汪瑞华 陈若天
2022年09月27日11:12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菜籽油收11元/斤,卖13元/斤;大米收4.8元/斤,卖6元/斤……”在利用废弃校舍改建的农副产品展示中心,南陵县许镇镇黄墓村村民邓金产扮演了一把销售的角色,饶有兴致地介绍村里的农产品。

今年46岁的邓金产是一名老党员,也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党员。“前些年因为市场行情,种养殖的农产品卖不上价,今年大不一样,仅7月份捕捞起塘的鳙鱼,每斤就多出了3毛钱的利润。”

俯瞰南陵县黄墓村。人民网 陈若天摄

俯瞰南陵县黄墓村。人民网 陈若天摄

在黄墓村,像邓金产这样,依靠合作社把自家农副产品卖上好价钱的还有不少。

“抓好产业项目,就是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南陵县许镇镇黄墓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青春深知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022年3月1日,黄墓村水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在村里挂牌,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不仅让村里的农副产品卖得出去,还卖得上价,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黄墓村位于许镇镇西侧,全村拥有耕地面积5487亩、水面面积2051亩,长期以来,种植水稻、油菜,养殖稻虾、四大家鱼,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以前水产品养殖缺乏统一管理,加上销售渠道不畅,村民不仅赚不到钱,有的还欠下不少债。”刘青春简明扼要道,“为啥?过去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粗放式的管理,形成不了规模化和品牌化效应,甚至有的时候,村民之间还存在恶性竞争。”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村里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能人大户”的合作模式,将大户、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收上来统一包装,然后通过党支部找市场、觅渠道,进行线下销售。

“发动党员带领群众一起闯、一起干,抱团发展,既可以帮助农户降低流通环节中的交通和人力成本,也可以节约农产品在运销中的开支,关键是支部带头干,增加了村民的凝聚力。”刘青春如是说。

今年6月份,成立不久的合作社迎来了第一笔收益,销售的大米、菜籽油以及茶干等农副产品,累计销售31150元,利润达到15%。

中秋节前,合作社统一卖出的鸡鸭鹅等家禽又增收3.5万元,虽然销售额不是很高,但一下子就让村民们心里有了底,也让合作社社员干劲更足。

“看到了合作社的发展势头,不少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前来咨询并主动加入。”刘青春说,目前入社农民社员有18名,社会组织成员1名。

黄墓村特色农产品。人民网 陈若天摄

黄墓村特色农产品。人民网 陈若天摄

数据统计,仅成立半年的合作社,就已经销售水产品8000多斤、优质大米6000多斤,还有粮油等系列农副产品,实现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预计今年收入可超150万元,纯收益在20万左右,村集体可增加收益10万元。

为了丰富销售渠道,眼下,合作社积极筹备的微店“黄墓甄选”也即将上线。“除了线下进企业、进超市,下一步就是让优质农产品触网,把线上的销路打通。”刘青春说,有好的农副产品、通畅的销售渠道,不愁没市场。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昔日贫困村,今朝示范村。步入村口,宽阔的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干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多元富民产业红红火火……脱贫攻坚以来,黄墓村实现了破茧成蝶式的变化,抓党建、强经济、聚民心,振兴乡村有了“主心骨”和“领头羊”。

时过秋分,青黄相间的水稻覆盖了村部门口的稻田,党组织与乡亲们齐心协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正向着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