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不离乡不离土 乡村振兴在路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舒城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通过技术扶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通过产业“金钥匙”打开振兴“致富门”。
合作社搭平台 共创“甜蜜事业”
舒城县晓天镇天仓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传统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三月份,天仓村组织成立了鑫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整合村内蜜蜂养殖户,以大户带头、散户紧跟的方式抱团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对蜂农的培训力度,不仅为蜂农解决了蜜蜂养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为发展蜜蜂产业打好了基础,增强了农户通过蜜蜂养殖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七月份,合作社通过成员大会征集意见,出台了蜜蜂养殖办法,规范养殖要求,以保证高品质的蜂蜜。同时倡议大家一年一采、统一定价,并由合作社统一包装,整合售卖。
蜜蜂产业的发展,使天仓村从传统养蜂业中摸索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安全、可持续的“甜蜜产业链”,做好“小蜜蜂”这篇“大文章”,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兴起来。目前,天仓村蜂蜜总产值近30万元,最高的农户年收入达7万多元。
“小瓜蒌”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村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助力农户增产增收,舒城县干汊河镇春塘村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该镇春塘村徐家村民组原有荒山林地150多亩,这里土层深厚,是肥沃的砂质壤土,特别适合种植瓜蒌。为盘活荒地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春塘村将开发徐家荒山林地、创建瓜蒌生产基地作为当年的首要任务。据悉,瓜蒌生产基地建设完成后,首年产量即可达到亩产150斤以上,未来产量更可实现翻倍,实现每户每年增收5000—8000元,还可解决10多个就业岗位。
小小的瓜蒌的全身都是宝,它的籽是休闲食品、皮和根可以入药,为了让小小瓜蒌早日成为春塘村乡村振兴大道上的金果果,下一步,春塘村将继续依托优势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努力拓展市场,从瓜蒌生产到产品加工建立一整条成熟的产业链,并结合该镇春秋山水涧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惠农富民 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近年来,舒城县千人桥镇以农村产业为抓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该镇始终以现有产业为依托,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开展“双招双引”,把工商资本引向农业、把优秀人才引进农村。打造了一批如安徽省鹏翔产业帮扶基地、现代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同时,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相关服务提升工程,推进重点企业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提档加速。
此外,该镇培育了钱大山虾米、晚香玉、拾忆南田等特色农业品牌,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加工企业向示范种植基地延伸,“电商”模式助推农产品推广,“订单直销”链上合肥,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转变。推进“稻虾共生”复合种养,“太空藕”特色培育,“绿稻红花”规模种植,着力构建立体农业新模式,纵深发展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下一步,全县将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全循环链、全价值链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产业布局,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由“小而散”向“大而专”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伍珊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