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东至:瓜果飘香地生金

2022年06月28日14:22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盛夏时节,在池州市东至县广袤土地上,西瓜、蓝莓、羊角蜜、葡萄、杨梅等瓜果相继上市,六月的风夹裹着醉人的香甜吹向大地,尧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张溪镇葛仙铺村220亩黄桃基地,浓郁的桃香沁人心脾,游客们“醉”游其间,或采摘、或拍照、或发抖音,欢声笑语“沸腾”了整个桃园,昔日的荒山被“金色”果子点缀成如今的网红打卡点。

张溪镇葛仙铺村220亩黄桃基地。丁满莲供图

张溪镇葛仙铺村220亩黄桃基地。丁满莲供图

“早就听说这里的黄桃味道好,这一尝,好吃还真不是一点点!”来自景德镇的游客张女士开心道,同伴刚发朋友圈,就有人问位置或让代购。

在基地仓库门口,工人们将一箱箱分拣包装的黄桃搬上大箱式货车,准备销往县外。“目前销售额有50多万元,其中采摘占40%,外销约30%。”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全红介绍,基地有黄金蜜1、黄金蜜3、83黄桃等十余个优质品种,从每年的5月份到11月份都有采摘,在专业技术员的管理下,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预计全年产值200多万元,带动村民土地流转、务工增收30万元。村集体经济已经连续4年超50万元,今年有望超60万元。”

在木塔乡祝山村蓝莓采摘园,一颗颗含露娇羞的蓝莓如蓝宝石般挂满枝头,煞是可爱!工人们正忙碌着采摘、分拣、装盒、运送,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木塔乡祝山村蓝莓采摘园.jpg

木塔乡祝山村蓝莓采摘园。丁满莲供图

“主要做些采摘、锄草的手边活儿,120元一天,好着呢!”68岁的脱贫户祝茂才满意道,平时有空他就来基地做工。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祝山村是典型的山区,经济薄弱,为探索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路,带动村民增收,2020年10月,该村整合100多万的项目资金与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党建+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发展50亩蓝莓基地,打造祝山“蓝色”经济。

山区生态环境好,没有污染,基地种植过程中又杜绝化肥、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绿色精细化管理赋予了蓝莓独特的醇香清甜,获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今年才挂果,量少。后年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5000公斤,产值50万元,平均每年可以带动村里剩余劳动力及脱贫户务工增收10万元。”祝山村支部书记汪立新说,为做好后期蓝莓贮存保鲜准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帮村里申请了冷库建设项目,努力把“蓝色”经济做大做优。

木塔乡祝山村蓝莓采摘园.jpg

木塔乡祝山村蓝莓采摘园。丁满莲供图

这厢,蓝莓、黄桃挂满枝头;那厢,杨梅、西瓜、葡萄、火龙果等闪亮“登场”。

行走尧乡,洋湖镇东至县尚品家庭农场80亩的杨梅林里,黑红饱满的黑炭梅和东魁梅不禁让人口舌生津;东流镇沐阴家庭农场的羊角蜜瓜,光闻着果香瞬间就能治愈夏的燥热;新希望家庭农场皮薄汁多的火龙果;葛公镇同春村的冰糖麒麟西瓜......清爽了整个三夏。

假日游、采摘体验、丰产销售……瓜果经济不仅引领乡村游、丰富了市民的果盘,还“鼓”了村民的钱袋、壮了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东至县以精致农业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瞄准都市人群需求,以瓜果基地、生态园、家庭农场等为载体,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步伐,着力做好“农旅结合,以旅兴农”文章,乡村振兴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丁满莲)

(责编:吴西露、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