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特别报道>>交通运输这十年

安庆驶上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快车道”

2022年06月23日14:5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汪志国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安庆市交通建设、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这十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达66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规模、质量、运输能力供给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方式齐驾并驱、协调发展,形成了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凸显,安庆由曾经的“边城”正逐步成为皖鄂赣三省交汇处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支干,农村公路为网络的公路运输体系,基本建成连接城乡、覆盖广泛、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公路网络。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26318公里,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按技术等级分,高速405公里、一级路325公里、二级路1053公里、三级路1728公里、四级路22808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1129公里(国家高速405公里、普通国道724公里)、省道1532公里、县道3357公里、乡道1445公里、村道18855公里。全市等级以上公路密度为194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省前列。

2016年建设的皖河大桥 。安庆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高速公路质的飞跃。2016年12月30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纵贯安徽省西部及大别山地区的济广高速在安庆市境内全面建成,望江县成为安庆市最后一个通高速县,安庆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同时,德州至上饶高速桐城段、岳武高速东延线、太蕲高速开工建设,合安高速桐城至安庆北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太蕲高速、S22天天高速安庆至潜山段及北沿江高速安庆绕城段、安庆海口长江公路大桥列入《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以德上、合安、济广高速为“三纵”和以岳武、沪渝、蕲太、北沿江高速为“四横”的“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骨干路网优化升级。2019年,安庆市政府出台《安庆市干线公路互联互通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年行动计划(2019-2020年)》,以市与县快联快通、运输枢纽便捷连通、旅游路贯通、断头路打通“四通”为重点,聚焦“更快捷、更舒适、更安全、更绿色”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稳投资、补短板,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干线公路网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和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2019年,G206桐城至安庆、S332安庆至望江两条一级路完工通车,安庆市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公里,实现历史性飞跃。近年来,G105潜山至太湖、G206小关至桐城、S237高河至平山一级公路相继交工投入使用,G347望江至宿松、S246太湖至望江、S228安庆至枞阳等多条一级公路加快建设,实现“县县有一级路”。

安庆市汽车轮渡所 。安庆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农村公路跨越发展。突出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扶贫路、产业路的建设,路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瓶颈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路面铺装率增长,公路通达深度扩大。从2016年起,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助力精准扶贫,安庆市建设总里程为9646公里,占既有农村公路里程的56%,居全省第二位。2018年,安庆市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主要抓手,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全面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在桐城市开展农村道路专管员试点。2022年2月18日,与市人民检察院建立“路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有序衔接协同机制,实现执法、司法优势互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效明显,岳西县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桐城市、岳西县、怀宁县被评为省级示范县,桐城范毛路、岳西妙道山路、怀宁独秀山路等8条农村公路被评为省级品质示范路,示范创建工作位于全省前列。建成“天天妙空湖”(天柱山、天仙河、妙道山、司空山、花亭湖)等旅游扶贫路1000余公里,连接产业园区近100个、种养基地近1000个,公路沿线新增采摘园、农家乐等300余家。

到2020年底,乡镇100%通上沥青(水泥)路,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基本实现“组组通硬化路”。目前,安庆市区与各县(市)、各县(市)之间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县乡之间基本实现三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安庆市区到达各县(市)县城平均车程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港航水运提质增效。安庆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长江黄金水道连接东西部地区的重要运输枢纽,安徽省境内长江北岸唯一港城一体化的深水良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安庆产业组团的重要依托,2015年获批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安庆(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7年获准建设汽车整车进口口岸。201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同意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长风作业区和皖河农场作业区。同年,《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印发,安庆名列其中,成为全国30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

安庆市水路溯江而上433公里至武汉,顺流东下692公里抵上海。安庆市岸线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拥有“一干三支”网络水系,长江岸线上界宿松县叶家湾,下界桐城长河河口,全长184公里,其中港口岸线长31.7公里。沿长江干线共布置3个港区,分别是宿松港区、望江港区、中心港区。支流主要包括华阳河、皖河、菜子湖三大水系,均为长江左岸(北岸)一级支流,流域内航道总长645.66公里,其中通航里程632公里,居全省第1位。

安庆大电厂码头工程、五里庙作业区升级改造工程、石门湖凤凰作业区工业品码头工程、安庆石化危化品码头及油气输送管线迁建工程(“8828”)、安庆化学品洗舱站等一批支撑性港口项目相继竣工投运。深化与长江航务局战略合作,提高长江芜湖至安庆段航道枯水期维护水深,2013年1月1日,芜湖至安庆皖河口段枯水期维护水深由4.5米提高到6米,2015年10月23日6米水深由皖河口上延至吉阳矶段。2018年底,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21年3月26日交工试运行,10000吨级海船可常年由海入江通达武汉,长江安庆段水运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安庆港港口生产稳步增长,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为7.46万标准箱,运输航线达到38条,辐射长江沿线和沿海重要港口。2021年,安庆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243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7.2万标准箱。

场站枢纽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客运站1922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7个,三级站23个,三级以下站1891个(含便捷站和招呼站)。拥有货运站4个,其中二级站2个,三级站2个。安庆新客运中心站被列为国家179个主枢纽站之一,于2012年5月16日全面建成启用。同时加快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群众外出乘车条件。有序推动城乡客运发展,各县(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到4A级以上,桐城、太湖、岳西三个县(市)被评为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全市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车率达到100%,二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实现联网售票。2021年底,公路客运量达到129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14.22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达到7999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051亿吨公里。

公共出行惠民便民。2011年起,公交归口交通部门管理,安庆市政府累计完成公共交通投资1.68亿元,公共交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公交企业14家,在营运公交车辆1416台,其中新能源车辆969台,开通公交线路156条,营运里程总长2826公里,客运量达1亿人次;截至2021年底,市区共有公交企业2家,在营运车辆451台,其中新能源车辆406台,开通公交线路54条,营运里程总长2808.09公里,客运量达3544.9万人次。开通了25路大桥专线、城区至海口及皖河农场公交、快6线、快1线、G1线等5条城际(乡)公交线。狮子山、红光等公交枢纽站交付使用,彻底结束了安庆无大型公交枢纽场站的历史。2022年1月,秦潭湖公交枢纽一期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起,新型公交站亭和电子智能公交站牌投入使用,掌上公交APP正式运营,建成新式公交站亭156个、电子站牌214个。2020年,安庆市智慧公交项目上线运行,公共交通迈入“互联网+”时代,全面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市本级、桐城、岳西被评为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市(县)”,桐城、太湖、岳西被评为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市)。

运输工具大幅增长。截至2021年底,拥用各类营运汽车11437辆,其中,客车为1782辆、客位44510位;货车9655辆、197545.1净载重吨位。全市船舶拥有量564艘、净载重吨144.8万吨,船舶迈向大型化、现代化、环保化阶段。

邮政快递高速攀升。邮政快递井喷式发展,快递件数超过1亿件,年均增长50%以上,跻身“亿件快递城市俱乐部”。截至2021年底,全市1292个建制村已全部实现直接通邮,建制村周五班以上投递比率达100%,快递服务进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邮快合作”进村覆盖率达87.93%。(华丛发)

注:因枞阳区划调整,影响部分统计数字口径

(责编:黄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