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舒城:以“两强一增”推动乡村振兴

2022年06月17日11:16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2021年12月23日,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简称“两强一增”行动。

舒城县贯彻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品质农业、绿色农业,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实行科学化管理 建设“增收田”

在张母桥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香椿一期工程已投入生产,51座钢架大棚内郁郁葱葱。

2021年,张母桥镇投入近200万元,建设了100亩香椿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内设室内室外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测报、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控制平台等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实现各灌溉分区的智能管理、有效联动、相互协作,保障土壤各项数据处于适宜区间,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之后,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安徽东方金桥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示范园区的建设,大幅提升了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管理水平,增加了公司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如今,该公司通过流转土地400多亩,直接增加群众土地资产收益年均30余万元,间接产生近60个用工岗位,帮助附近群众就业,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

提高宜机化水平 建设“景观田”

走进阙店乡高标准农田典型治理区,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一台台农机穿梭其中,游人流连忘返,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开。

近年来,该乡通过开垦土地、建设沟渠、硬化道路、兴修水利等措施,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施策,提高土地“宜机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该乡将小而散的田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连片土地,变小田为大田,有效打破制约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土地细碎化程度高、设施综合配套率低”瓶颈,把治理区建设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新格局。

该乡还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应用,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和种植模式。目前,项目区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以上。

加快绿色化发展 建设“生态田”

在杭埠河畔,新建的沟渠清澈见底,鱼儿浅浅地游着,蛙声随处听见。

城关镇新建了总长1265米的渠道,并进行塘坝加固。渠道衬砌采用鱼巢砖,可以积淀水生植物生长的土壤和矿物元素。塘坝加固采用生态护坡,既满足河道护坡要求,又有利于护坡系统生态平衡,给予鱼、虾、青蛙等动物一定的生存空间,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项目的实施,对涵养水源、美化环境、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水土流失,抗御洪涝灾害,推动农业增产起到重要作用,并为高标准农田建立起生态屏障,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农耕文化 建设“文化田”

为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劳动精神,6月11日,张母桥镇举行插秧技能大赛。比赛分为拔秧、定点打秧把和插秧三个阶段进行。全镇14个村,每个村派出3名选手组队参加。大家在田间比拼着技术、速度、体力和配合,整个比赛过程妙趣横生。比赛根据拔秧、定点打秧把、插秧三个环节的总得分进行评比,李堰村、庙冲村、合心村代表队分获团体一、二、三等奖。比赛还评出了“十大插秧能手”。

在“两强一增”中,舒城县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以乡镇为单位,建设农耕文化馆,组织传统农耕生产经赛,品尝农耕文化的韵味,在文化体验中,让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乡村振兴,是农村全方位的振兴,不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更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繁荣。我们要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更要让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舒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波说道。(刘力 陈胜 曾杭生) 

(责编:刘颖、宫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