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根秸秆的“长途旅行”
烈日当头,近日在蚌埠市怀远县淝河镇胡圩村刚刚丰收的麦田里,几台捡拾秸秆打捆机正在紧张作业,大约只要40秒的工夫,地里的秸秆就魔术般地变成一捆捆圆形秸秆,然后装车外运至不远处的秸秆收储中心大棚。
从田间通往秸秆收储中心大棚的小道被运送秸秆的平板车轧得尘土飞扬,来到大棚内,只见叉车师傅熟练地将成捆秸秆从平板车上卸下,再一捆一捆高高地堆起,整整齐齐,像一座座小山。
“老常,咱可提前说好了,今天地里这些秸秆我全要了。”宁夏商人马龙提前三天就来到村里,和秸秆经纪人常坤吃住在一起,生怕这些“抢手货”被别人抢先一步。
“放心吧,昨天还有个天津客商要来订货,我让他过半个月再来,这批秸秆你先拉走。”常坤一边答应着,一边拿着测水仪随机对着一捆秸秆来了一次快速“体检”。“含水量15%,能直接加工了。”常坤高兴地说,今年小麦丰产,再加上老天爷给力,秸秆的品质是历年最好的。
每年五月底六月初,都是怀远县秸秆抢割打捆最忙碌的时候。作为较早从事秸秆收储的经纪人,常坤在怀远县淝河镇、陈集镇建了5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作业面积8万亩,今年午季预计收储秸秆2万吨。
“我们和村里签订了秸秆打捆合同,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让群众种起地来更省心,现在农民麦子刚收完就主动联系我们收秸秆,根本没人愿意烧秸秆。”常坤见证了农民观念的转变。
忙的不仅有经纪人,还有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客商。“这个时候,你在怀远城乡看到大西北的车牌,基本上都是来收秸秆的,好多宾馆的房间都被订完了。”常坤说,这样的场景也是近几年才有的。
“都是冲着怀远秸秆来的?”“可以说怀远的秸秆品质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做成的秸秆饲料黄曲霉素含量低,适口性特别好。秸秆每吨要比周边地区高上20到30元钱,但是仍然供不应求,很多养殖大户点名要怀远秸秆。”面对记者的疑问,常坤颇为自豪地说。
跟着常坤的脚步,在大棚的一角,一台秸秆揉丝机轰鸣不停。经过粉碎、揉丝、除尘、加压等一套流程后,圆形秸秆变成了方砖形饲料块,旁边还有除尘设备在满负荷工作,整个加工作业几乎看不到灰尘。
“怀远的秸秆是免检产品,牛羊爱吃。在大西北的养殖户中提到怀远秸秆是尽人皆知,来晚了就不好订了。”马龙高兴地说,和他一起千里迢迢来的还有3辆大卡车,它们就停在村头,随时准备发动引擎,带着秸秆开启一趟“长途旅行”。
同样都是秸秆,为什么怀远的秸秆备受追捧?
“秸秆好,关键是存储条件好。”怀远县农机推广中心负责人胡红磊说,这几年,怀远县在全国率先创建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式收储站点、组有专业化收集队伍的“四级”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了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124座,这些收储中心的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过去秸秆堆放点怕水、通风差等问题,大大降低了秸秆含水量,从源头保证了秸秆的品质。
除了解决好如何收集存储秸秆,怀远县在给“秸秆找出路”上也用足了心思,2021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22%,而将秸秆做成饲草无疑是附加值最高的方法。
“秸秆从打捆到运输,再到做成饲料,成本大概在400元/吨,而售出的价格大约在600元/吨,大西北每年对饲草的需求量很大,现在饲料最高能卖到700元/吨!”从事秸秆收储多年,常坤现在一年比一年有盼头,一年比一年干劲足。
一根根秸秆踏上“长途旅行”,也给当地人带来了“金山银山”:2021年怀远县实现农作物秸秆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其中饲料化利用实现产值超1.8亿元,小秸秆正成长为大产业。(年福烨 和鹏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