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日报看安徽

循足迹·寻信物 | 报告总书记,我又按红手印了,这次是分红!

游仪 汪瑞华 田先进
2022年06月10日13:49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地理坐标】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情景回放】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来到小岗村18户农民发起大包干签字的“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农户们商量搞大包干在这里签字的场景,称赞“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到村民吴广利、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家中看望,总书记表示“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打理果园、照看门店、把大包干的故事讲给游客听……年近八旬,家住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的严金昌依旧闲不下来。

这几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自家“金昌食府”的生意也越发红火。而他现在的家,前头是店铺,后面是小楼,中间一个大院子,栽花种草,“日子越过越美”。

“农家乐起初是家庭作坊,只在前厅摆了六七桌,现在卧室变成了包间不说,前厅满满当当也能摆10多桌。人多时,就连走廊都见缝插针放上了桌椅。”严金昌说,自家几个孩子,在村里开饭店或超市,孙女严妹也在大包干纪念馆当上了讲解员,“大钱没有,小钱不断,只要不懒,都能找着活儿干。”

严金昌在自家农家乐门口。 吴焰 摄

“这要是放在过去,我想都不敢想!”老严坦言,过去穷,没饭吃,家里六个娃,每天睁开眼就愁吃的,“逼急了,我还出去讨过饭,要饭时眼泪都朝着肚子里咽。”

心里也就不服气:有田有地,有牛有犁,怎么就搞不到一口吃的?

于是,1978年12月,在一个寒冷漆黑的冬夜,映着昏暗的煤油灯,严金昌和其他17户农民一道,立下契约,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契约一签,手印一按,给中国亿万农民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小岗村18户农民发起大包干签字的“当年农家”院落,看当年的茅草屋,了解当年农户们商量搞大包干在这里签字的场景,称赞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叮嘱要好好记住这段历史。

常改常新,敢为人先。

2018年2月9日,小岗村实行了第一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此后连续5年,不仅分红年年有,而且年年涨,2021年人均分红达到620元,累计分红金额超过千万元。

严金昌在分红上按手印。 张俊 摄

“当年按手印分地,是为了吃饱肚子;现在按手印分红,是为了过好日子。”严金昌感慨。

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到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再到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小岗村村民由“户户包田”变成了“人人持股”;从红手印到产权证红本子,再到分红利,老百姓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幸福日子。

“虽然分红钱数不多,但让小岗百姓的增收和村集体收入壮大同频共振,乡亲们对村集体村组织也有了情感上的认同。这是独具特色的小岗红,也是中国红的一角。”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安徽农垦集团、福建盼盼集团、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入村的产业越来越多。得益于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2021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

“如果问我有什么心声,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总书记,这是我们的分红账本,白纸黑字红手印,这日子过得没话说,只剩下笑了。”严金昌对着镜头,春风满面。

统筹/策划:吴 焰

文 字:游 仪 汪瑞华 田先进

摄像/剪辑:张 俊

海报制作 :马 玲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出品

(责编:吴西露、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