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04月12日09:57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4月10日中午,11名身着白色防护服人员在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街头巷尾、学校、农贸市场等地,有序进行消杀。这是宣城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对该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杀,以迎接洪林镇“解封”时刻的到来。

时间的指针拨回3月27日,宣州区在对省外返宣人群定期核酸筛查中,发现洪林镇1人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后经省、市复核和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宣州区委区政府即刻成立宣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时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8个专项组,即综合组、流调组、转运隔离组、现场封控组、区域核酸检测组、社会稳定组、宣传与舆情处置组、应急保障组。全区上下凝聚起战“疫”合力,广大基层一线人员踊跃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民服务的初心格外“红”。

连夜奋战跑出最快速度

3月27日夜,注定是不休不眠的一夜。疫情发生后,一部八组“同频共振”,各司其职、无缝对接。洪林镇全体镇村干部应召第一时间到岗到位,迅速查清相关人员信息并实施现场就地管控,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密接、次密接人员行踪确定和身份信息锁定,随即将17名密接人员、167名次密接人员转运至隔离点。

23时许,该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拉开序幕,直至3月28日上午10点,完成了全域16835人次核酸采样工作。

奋战不曾停歇。自3月29日起,洪林镇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三区”,进行分级管控。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硬隔离封控措施,封控期间落实上门采样,7天内每天一次核酸检测,8-12天每两天检测一次。管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控措施,在核酸检测4轮结束后,实行2天一次核酸检测。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管控措施,在4轮核酸检测后,实行每3天检测一次。截至目前,该镇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别进行了11轮、9轮、7轮核酸检测。

全员上阵集聚最强力度

疫情之下,一时间洪林进入“静默”状态,紧急实施隔断封控,农贸市场关闭,门店禁止经营,人员流动受到管制,全域共设置物理阻断50个,人工卡点16处。然而,这看似“静默”“暂停”的背后,总有人在逆风前行,他们或是在卡点执勤,或是在搬运物资,或是在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全镇300余名镇村干部、派出所干警、医务人员、志愿者,170余名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全时段、全天候驻守岗位,用责任与担当在抗疫全景图中绘就了最靓丽的色彩。

服务民生诠释最暖温度

“喂,是方大叔么,你明天早上还是9点去做透析么?”

“是李奶奶吧,明天还是在龙虾馆附近那里等哦。”

疫情出现后,洪林镇除了保障群众需要的各类生活物资外,还为辖区内需外出就医的群众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及时联系车辆,服务病人。

“我们的困难和需求,政府都考虑到了,也及时帮我们处理。”家住洪林镇棋盘街道的方继宗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周必须进行2-3次的透析治疗,此前他还在担心无法外出就医,然而这时已经做完治疗坐在了回程的车上。

细致的工作彰显着抗疫的温度,温暖着群众的心。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洪林镇积极统筹好疫情管控、民生保障、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4月6日,一面印有“情系百姓勇担使命 同心同德共抗疫情”字样的锦旗送到了洪林镇党委书记梅清涛的办公室,这面锦旗凝聚着宣州区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马金龙和一众茶农的感激之情,马金龙说:“这次疫情正值茶叶采摘季,政府在有效防范疫情的基础上,给予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减少损失,这让我们很感动!”

原来,该镇结合疫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分别于3月29日和4月1日逐步恢复了防控区内茶叶生产和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在分析掌握茶叶生产经营主体遭受流通受阻、资金短缺的困境后,及时组织皖南农商行洪林分行的工作人员采取上门服务的形式帮助解决流动资金困难,较好地保障了茶叶规模经营主体和广大茶农的收益。

除了茶农,洪林镇还积极帮助辖区内企业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原材料短缺、产品运输等实际困难,这一点安徽翘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中旺感触颇深,他向笔者总结道:“政府工作人员先是到厂里来督查指导防疫工作,还‘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申请车辆通行证,此外,每隔几天还有人专门送菜和生活物资,在这特殊时刻,我们倍感温暖!”(戴丹丹 张琪琪)

(责编:吴西露、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