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卷烟厂青年志愿者下沉一线助力疫情防控

在合肥卷烟厂下沉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里,有这样一支“闪光”的人群,在协助社区疫情防控中,他们是宣传引导“服务员”、防疫物资“运输员”、隐患排查“安全员”,但他们更是那时刻展现青春风采的“80后”“90后”。
一封感谢信
“新冠疫情阻击战以来,贵单位动力车间姜健同志主动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用真诚付出诠释了社会担当,以无私情怀传递了爱心信心,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间大爱,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构筑起同心战疫的钢铁长城……”一封来自金桂社区的感谢信寄到了合肥卷烟厂,信中对合肥卷烟厂动力车间青年党员姜健同志,在几十天如一日,投身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给予肯定和感谢。
疫情就是“动员令”,防控就是“集结号”。接到合肥市委关于组建志愿服务队下沉社区协助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青年党员姜健主动请缨,参加志愿服务,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并根据社区安排到小区门口做好“两码”检验,体温测量等工作。
3月的合肥,冷雨与寒风交集,一场暴风雨将临时搭建的帐篷吹倒。此刻正在执勤的姜健发挥自身修理特长,从小区物业要来沙包、钢丝等物品,和小区保安一起对帐篷进行维修加固。通过半小时努力,帐篷修好了,但姜健的衣裳已湿透。但他仅仅用毛巾擦拭了头发和衣服,便又投入到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中。
从三月到四月,20余天,姜健一直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每一件重复的工作,他都细致入微、尽善尽美,得到了社区的肯定。
刘鑫妮向市民展示宣传手册。合肥卷烟厂供图
一份宣传册
制丝车间青年党员刘鑫妮志愿服务的地点,是一个人员流动量较大的菜市场。庐阳区七桂塘菜市场,保障着附近6个小区近8万人的日常食品供应,疫情防控不容半点闪失。但是在日常执勤中,刘鑫妮发现,使用手机扫“两码”对于前来采购食品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拦路虎”。
为破解这个难题,刘鑫妮发挥自身特长,结合实际,进行了相关操作流程图册设计,为了方便老年人阅读,还专门设置大号字体。
排版、制作、校稿、绘制,刘鑫妮全手工自制的手册刚刚出现,便受到老年人的欢迎。“智能手机我总是用不好,现在看图跟着点,速度快多了。”之前每次在菜场门口因为扫码耽误很久的张大妈,扫码速度越来越熟练。小小的改变既方便了群众,又让防疫工作变得精准高效。
刘俊正在指导市民登记人员信息。合肥卷烟厂供图
一道安全线
3月底,随着合肥市开展“敲门行动”通知的下达,瑶海区香江社区也开启了地毯式排查,以户为单位,逐一登记返乡人员和居住人员信息,精准全面排查居住、旅居史情况、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登记情况,这些构成了安保科刘俊的日常。
“最近家里要是有什么困难您和我说,有需要也可以和社区打电话。”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刘俊,争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做到“家家到、门门清、情况明”。然而每天爬楼敲门这些看似并不复杂的工作,对于他来说却不轻松,因爬楼走动引起膝盖旧伤带来的疼痛被他掩盖在笑容之下,“这点疼不碍事,‘敲门行动’就是要敲开‘不便’,留下‘方便’。”一步一个脚印,刘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看紧了疫情防控的“家门”。
连日来,合肥卷烟厂青年志愿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宣传、疏导、服务中默默诠释志愿服务精神。青春有力量,抗疫有担当,他们化身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士”,发挥生力军作用,以青年爱心的磅礴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盛宏阳 王馨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