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宿州泗县:宅基地改革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1年11月08日17:23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宅基地改革让我们从土地里吃到了红利,不仅村里耕地面积增加了,群众腰包也鼓起来。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能到达100万元,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谈及农村宅基地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泗县黄圩镇王宅村党总支书记王云有感而发。

2020年9月,泗县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辖区围绕打造集约型、紧凑型村庄,结合“空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设集中安置居住区,实现宅基地使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同时,充分利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实现农村宅基地农房闲置向集约高效利用转变。

泗县草庙镇贺礼园中心村。朱立杰供图

宅基地改革的本质是在提高农民收入与提升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管理的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据了解,泗县利用闲置宅基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有效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小菜园、小果园、小田园、小鱼塘、小藕塘……在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即美化环境又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宅基地改革实施以来,泗县共新增耕地7300亩,收益农户户均年增收近1000元,村均年增收8万余元。在该县屏山镇老山村,村党组织将闲置的238亩宅基地收归集体,其中121亩耕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20万元。

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宅基地功能也在不断扩展。该县采取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存量闲置房屋1264亩,发展加工、储存等乡村产业147个,吸纳带动返乡创业就业人员2000余人,乡村发展活力有效提升。依托闲置房屋,积极探索五保户集中供养、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房、医疗、残疾人康复托养“五合一”模式,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

同样的土地,不同的面貌;同样的土地,不同的资本。如今,在的泗县乡村,整洁雅致的文化广场、宽敞干净的村组道路无不映衬着村民们日渐幸福的生活,这些正得益于泗县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宅改”之路。(朱立杰 姚森)

(责编:吴西露、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