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包”藏“經”彩 23載“開”啟新程系列報道

合肥包河經開區:“鳳凰”涅槃,智造未來

人民網記者 呂歡歡
2025年10月27日09:5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23載彈指一揮間,於合肥包河經開區卻是從“拓荒”到“繁盛” 的蛻變史詩。

從待興之地到產業熱土,這裡的23年,是企業與土地雙向奔赴的23年。一眾企業如珍珠,被“創新”“實干”串聯,織就向新產業鏈條。

值此之際,人民網安徽頻道聯合合肥包河經開區推出“‘包’藏‘經’彩 ‘開’啟新程”欄目,走進企業,探尋生長密碼——車間裡的突破、實驗室的執著、園區的協同,正是其面向未來的底氣。

一同解鎖這份“包”藏的“經”彩,見証開發區與企業共生長的生命力。

2025年6月,安徽江淮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重工”)生產車間內,全新一代自主研發的“鳳凰”鋰電專用車正式下線。

燈光如炬,紅銀相間的車身似羽翼展開,氣勢如虹,蓄勢待發——這不僅是江淮重工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嶄新成果,更是安徽省國企改革提升行動結出的又一碩果,標志著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與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重要突破。

該公司叉車產品。人民網記者 呂歡歡攝

該公司叉車產品。人民網記者 呂歡歡攝

江淮重工的前身,是被稱為“中國工程機械搖籃”的合肥礦山機器廠。自2003年成立以來,企業持續夯實產品基礎,構建起覆蓋內燃、電動平衡重式叉車、倉儲叉車及智能物流車輛的全系列產品矩陣。

2024年6月,根據安徽省國企改革部署,原安徽國控集團持有的江淮重工的股權,劃轉至安徽叉車集團,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劃轉以來,江淮重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2024年江淮重工研發投入強度超過5%,深度踐行集成產品研發(IPD)和“三高一寬”研發理念,產品競爭力持續增強。

其中,“鳳凰”系列鋰電專用車上市即熱銷,帶動新能源產品市場規模逆勢上漲,產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成為江淮重工高質量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動力引擎。

如今,緊抓智能物流發展機遇,江淮重工重點布局AGV業務新賽道,通過對汽車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的長期戰略投入,構建起從軟硬件研發到調度系統的全棧自研能力,並於2025年上半年成功落地江淮華為“尊界”智慧工廠項目,打造覆蓋汽車制造全工序的智能化物流標杆。

該公司叉車產品。人民網記者 呂歡歡攝

該公司叉車產品。人民網記者 呂歡歡攝

當然,企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優質營商環境的堅實托舉。在23年發展歷程中,合肥包河經開區始終是江淮重工最堅定的“同行者”與“護航人”。通過“畝均論英雄”改革,盤活低效用地,為企業實驗室擴建與產線升級提供空間保障。

2025年上半年,包河經開區以“雙招雙引”為引擎,新簽約項目80個,總投資額達148.7億元,為園區產業生態持續注入新活力。

針對重點企業,包河經開區更是“量身定制”支持方案:精准政策扶持、招才引智助力、資源對接賦能,切實為企業掃除后顧之憂。目前,江淮重工智能化工廠的總體規劃已基本完成,政企雙方正協同加快投資審批與建設進程,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關鍵支撐。

如今,從傳統動力到純電驅動,江淮重工23年的深耕與創新,恰是包河經開區產業升級的微觀縮影。在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政府與企業的同頻共振,創新與實干的交相輝映,正持續書寫著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故事。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