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銅陵銅官區:“十四五”以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取得新成效

2025年10月13日09:2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教育是強國之基、興區之要。“十四五”以來,銅陵銅官區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核心目標,以創建國家級“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為抓手,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成功入選兩項國家級稱號,完成區“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總體目標,實現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的跨越。

國字號榮譽“雙豐收”,錨定教育優質發展坐標。2024 年成為銅官區教育發展的 “裡程碑之年”,1 月成功獲評 “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同年又上榜教育部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 名單,成為安徽省首批同時斬獲兩項國家級稱號的縣(市、區)。這一成果標志著該區徹底實現從 “基本均衡” 到 “優質均衡” 的跨越,為后續教育改革發展筑牢了品牌根基。

資源投入“強保障”,夯實教育硬件基礎。自 2019 年起,銅官區累計投入 10.25 億元用於學校新建與改擴建:其中8.4 億元新建 9 所中小學,1.82億元新建15所公辦園,7655萬元升級 25 所中小學與 8 所公辦園,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86萬個,有效緩解 “入學難” 問題 —— 中小學在校生從 2019 年的3.52萬人增至4.36萬人。公辦園發展尤為亮眼,佔比從 31.2% 躍升至 60.98%,標准公辦學位達 7110個,82.4% 的適齡幼兒可進入公辦園就讀,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面持續擴大。

辦學條件“煥新顏”,打造智慧育人場景。近三年該區持續加碼教育裝備升級,投入4034萬元完成所有區屬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多媒體互動黑板、校園智慧管理系統實現全覆蓋﹔4142 萬元改造淮河路小學、長江路小學等 5 所學校的音美專用教室,配備專業鋼琴、數字化美術畫板等設備。2024年再投5000萬元改擴建第十二中學、第十五中學,同時申請 8000萬元學前教育專項債,計劃 2023-2026年每年投入2000萬元升級幼兒園設施,並按生均1000元標准補助普惠性民辦園,讓優質硬件資源惠及更多師生。

師資建設“提能力”,激活教育內生動力。一方面通過 “引育並舉”擴充師資隊伍:2019年以來累計補充中小學教師385名,實施 “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教研組長、名校長” 培育工程,打造20個區級名師工作室﹔另一方面深化管理改革,完成公辦幼兒園園長 “職級制、負責制、任期制、問責制”四制改革,打破職業發展“天花板”。2024 年推動117名教師參與交流輪崗,佔符合條件教師的 13%,其中骨干教師佔比25%,促進優質師資向薄弱學校流動。

辦學模式“破壁壘”,推動資源均衡共享。創新推行“1+N” 聯合辦學模式,以“強校帶新校、強校扶弱校”實現“五統一”(管理、師資、教學、活動、考核)。目前全區建成17個“名校 +”聯合體,覆蓋42所學校(園)。田家炳小學與東山小學共享課程資源,人民小學派骨干教師到金山路小學駐點教學﹔銅官樂幼兒園通過“名園 +”模式,帶動12所新建公辦園快速提升辦學質量,讓優質教育資源“動起來、活起來”。

五育融合“筑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打造10個市級思政研學基地、5條“行走的思政課”路線,組織學生走進銅陵博物館、白姜種植基地開展 “紅色足跡尋訪”“非遺傳承”等實踐活動。課后服務開設思政、體育、科技等26類512門課程,還將青銅文化、白姜種植技藝融入校本課程,北京路小學開發《銅娃學青銅》手工課,讓學生在實踐中傳承本土文化。

下一步,銅官區將持續鞏固拓展成果,奮進教育強國新征程,保障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王倩 巨晨寅)

(責編:黃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