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合作交流對接會在合肥舉行

人民網合肥9月21日電 (記者呂歡歡)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合作交流對接會在安徽合肥舉行。
記者注意到,此次交流會的目光始終聚焦於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的堅實根基。
近年來,安徽錨定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聚焦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在人工智能產業上,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安徽已構建起“一核兩地多點”的產業格局,“中國聲谷”“中國視谷”“中國傳感谷”三大集群成勢見效。
算力支撐同樣硬核,“飛星一號”“飛星二號”等國產算力平台構建起3.7萬P智能算力底座,其中蕪湖集群以2.6萬P算力規模領跑全省,合肥、宿州緊隨其后,同比236%的增速彰顯安徽算力建設的加速度。
大會現場。 人民網記者 呂歡歡攝
以宿州市為例,宿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任東聚焦人工智能和制造業相關產業作推介時介紹道,近年來,宿州市“無中生有”建設“中國雲都”,汴水之畔超算、算力互聯智算、國創智算等先后入駐,全市智算規模達2500P、全省第3。
目前,華為、騰訊等一批龍頭企業落地生根,清華、大氣所、智譜華章等高校院企在宿實現智算消納,百度人工智能基地簽約落地,國內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優必選入駐建設安徽優生態科技中心,中科大、中科院等院校的15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正在探索“人工智能+”的宿州之路。
這些實打實的產業數據,成為大家交流的高頻背景板。
隨后,行業大咖、算力公共服務平台代表等紛紛上台交流分享,大家從本土案例的政策解讀,再到安徽實踐的技術分享,多維度講述安徽相關產業發展的優勢。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AI對產業的升級在‘研產供銷服管’全流程均能體現。”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表示,通過工業聽診器、聲學成像儀等設備,AI技術可以讓安全生產“看得見”,同時賦能工業質檢全流程提質增效。
泰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黃代放介紹了該公司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AI+城市生命線”領域的合作,展現了AI技術在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體系上的重要應用。黃代放稱,通過在合肥累計部署10萬余個智能傳感器,成功預警風險隱患6000余次,為城市運行安全、企業生產穩定等帶來顯著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會為廣大民營企業家提供了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的平台,現場簽約項目10個,總額115.58億元。
近年來,安徽省加快構建人工智能自主發展體系,支持產業集聚發展。前不久,安徽省印發了《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和應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為總抓手,打通“政產學研金服用”全鏈條,推動創新產品在細分領域迭代應用,集中精力解決好算力支持、數據開放等方面的瓶頸制約,因地制宜加強人才引育和產業集聚,優化政策兌現方式,讓創新主體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