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天長“雙招雙引”① | 激活產業發展“一池春水”
全國工業百強縣榜單排名躍升6位、位列滁州第1、蟬聯全省第2,連續3屆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全省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實現“五連優”……今年以來,天長堅決貫徹落實滁州市委、市政府“四個走在前列”工作要求,承壓而上、克難奮進,延續了近年來強勁的發展勢頭。
這一切,與天長將“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第一抓手的努力密不可分。日前,人民網安徽頻道走進滁州天長,深入探訪這座活力之城如何以“雙招雙引”為引擎,驅動縣域經濟從“地理邊界”邁向“發展高地”的精彩蛻變。
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的腳步聲漸近,安徽天長,這座緊鄰長三角的縣域城市,正迎來一批新“家人”的忙碌身影。
在天長市秦欄鎮的工地上,遠馳環保項目的電鍍產業園輪廓初顯﹔在汊澗鎮的規劃圖前,君樂寶總投資11.4億元的年產16萬噸乳制品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正從藍圖一點點變為現實。

滁州高新區。天長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些新落戶的企業,為何選在天長“干大事”?
先說君樂寶的到來,背后源於一次“精准的用心”。當這家乳業巨頭提出優先建牧場再建工廠的訴求時,天長沒有停留在口頭承諾。市級領導直接挂帥,成立專門的服務小組,一口氣拿出三個優質地塊供其挑選,最終助力牧場項目在秦欄鎮穩穩扎根。
同時,在食品小鎮為其精准匹配工廠用地,這份解決企業核心關切的誠意,直接促成了總投資超16億元的長三角生產加工一體化基地落戶。如今,秦欄的萬頭牧場已奶香四溢,汊澗的現代化工廠也即將拔地而起。
與君樂寶的“以誠相待”異曲同工,遠馳環保感受到的是“天長速度”。從接觸伊始,一個由副市長牽頭的專項服務專班就全程跟進,他們清晰地向企業展示天長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優勢和供應鏈成本競爭力,迅速建立起互信。
在審批環節,“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機制被充分運用,“拿地即開工”的模式為項目按下加速鍵。企業臨時遇到的水電需求,專班24小時內協調解決﹔土地、能耗等關鍵要素,被優先保障到位。
這種“專班專服、全程無憂”的體驗,讓總投資15.8億元的遠馳環保電鍍產業園在今年3月順利開工。項目尚未完全建成,已有11家配套企業表達了入駐意願,未來將有力補強秦欄的電子產業鏈。

天長市科技大市場。天長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些案例並非孤例,它們是天長市系統性推進“雙招雙引”工作的生動縮影。
地處長三角前沿,天長深知機遇稍縱即逝,他們把目光牢牢鎖定在長三角這片熱土。今年以來,新簽約的42個億元以上項目中,長三角項目就佔了27個,總投資超過61億元,遠馳環保、海康威視等一批滬蘇浙項目簽約落地,為本地制造業注入新活力。
當然在天長,招商不是某個部門的“獨角戲”,而是全市上下的“協奏曲”。他們著力打破鄉鎮街之間的行政藩籬,鼓勵資源要素跨區域流動、項目布局全市統籌、服務保障協同發力。
石梁海康威視項目在天振融資擔保支持下,採購秦欄天星電纜設備,跨區塊聯動加速落地進程﹔萬壽大隆新材料項目擬落戶高新區,實現項目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高新區標准化廠房面向全市開放,明確產值稅收歸屬引薦單位……這種“抱團取暖”的機制,有效激發了各區塊的協作熱情,實現了多方共贏。
而面對日益緊張的土地資源,天長在“存量”上做足了文章。持續向低效閑置土地要空間,去年處置“僵尸企業”24家,盤活土地280余畝﹔今年又處置7家,騰出土地270余畝。
騰出的土地迅速注入新活力:余姚和興、穩拿利用104畝地建起汽車零部件項目﹔西派儀表在30畝地上新上單晶硅傳感器生產線﹔永豐鎮更是通過持續盤活,累計引來30余家企業落戶新增地塊,新增稅收超千萬元。

安徽鑫鉑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組件邊框生產車間。盧志永攝
好服務帶來了好口碑,好口碑引來了新項目,已落戶企業成了天長最好的“代言人”和“引薦人”。
汊澗的龐度環保引來了浙江頂味,頂味又介紹了四川天味﹔高新區江順精密落戶后,主動引薦了勁鬆科技,勁鬆科技又帶來了江陰元鋁﹔遠馳環保自己就推薦了8個潛在項目線索……這種“以商引商”的連鎖效應,像滾雪球一樣,讓天長的產業朋友圈越擴越大。
數字是最有力的証明:去年,天長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個,新開工49個,新投產55個,其中不乏10億級、30億級的“大塊頭”。今年前7個月,勢頭不減,新簽約億元項目42個,新開工36個,新投產33個,而且88%的項目都精准落在天長重點打造的“8+3”產業鏈上。
而這,也是天長全國工業百強縣榜單排名躍升6位、位列滁州第1、蟬聯全省第2的底氣所在。如今,天長正朝著用三到五年時間,打造一個特色鮮明、企業集聚、創新領先的產業生態圈的目標扎實邁進,未來可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