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雙墩鎮:“小約定”撬動“大治理” 繪就窗帘之約“暖心網”

今年以來,長豐縣雙墩鎮百川社區黨總支以“窗帘之約”為突破口,依托“網格化”管理夯實治理基礎,借助“智慧化”賦能提升治理實效,通過“精准化”服務回應群眾需求,推動志願服務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構建起“黨建引領、創新實踐、多元協同”的基層治理體系,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注入強大動力,有效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志願者入戶為老人理發。
精准摸排建機制,織密民生服務“數據網”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建立“社區黨組織統籌部署、網格支部具體落實、黨員帶頭執行”的立體排查機制。結合社區人口分布特點細化排查清單,成立由社區黨員、網格員、紅色小管家及物業工作人員組成的摸排小組,明確各網格管理責任。黨員主動亮明身份,手持民情日志,深入網格園區開展工作。通過“紅網格”敲門行動入戶走訪,工作人員耐心詢問特殊群體飲食起居、醫療保障等情況,仔細排查房屋安全、用火用電用氣方面的隱患。截至目前,累計排查特殊群體20余戶,切實做到居住情況明、家庭狀況清、實際困難知,實現應排盡排、不漏一人。
同時,按照需求緊迫度將服務劃分為“紅(緊急)、黃(重點)、藍(關注)”三級:紅色等級對應提供每日探訪、應急救助等貼心服務﹔黃色等級安排每周幫扶、定期義診等暖心舉措﹔藍色等級每月開展關懷、政策宣講等關愛活動。通過分級服務,確保資源精准匹配,為特殊群體提供“無聲守護”。
志願者上門為老人更換“一鍵報警器”設備電池。
建強網格服務隊,構建多元共治“服務圈”
堅持“支部建在網格上、服務沉到家門口”理念,社區黨組織成立“鄰裡守望志願服務隊”,社區“五老”志願者組建“銀發互助隊”,激活鄰裡守望互助的“微力量”。常態化開展走訪幫扶活動,採取黨員帶頭報名、居民群眾自願加入的方式,吸納黨員干部、網格員、志願者等50余人,共同自發成立服務隊伍,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鄰裡互助”的治理共同體。
發揮社區黨組織“軸心”作用,推動轄區“紅芯”黨建聯盟與共建單位攜手,成功引導10余家共建單位資源下沉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監護、免費理發、讀書看報、健康義診等專業化服務。融合“新興力量”,積極引導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充分發揮他們走街串巷的優勢,為行動不便老人提供代購、送藥等便捷服務,提升服務精准性。截至目前,已動員10余名新就業群體人員參與,激活了網格化管理在基層治理中的“紅色引擎”。
志願者為老人安裝夜間感應照明設備。
創新治理新模式,推動精准關愛“全覆蓋”
社區以“全領域、全覆蓋”為目標導向,在推進“窗帘之約”行動過程中,深入挖掘轄區資源,凝聚黨群聯動力量。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發放“窗帘之約”暖心卡,確保老人遇到困難時能第一時間聯系到相關人員,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就在身邊,以實際行動踐行“老有所依”的承諾,用心用情服務老年群體。
同時,社區實行專人對接機制,黨員志願者與服務對象精准結對,詳細掌握服務對象的健康狀況、居住情況及緊急聯系人等信息。志願者按期與服務對象聯系,了解其生活狀況並給予關心慰問,同時及時將需求和問題反饋給其監護人及社區,實現問題解決“零時差”。截至目前,已發放“窗帘之約”暖心卡20余張,電話及走訪慰問服務對象60余次。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構建起覆蓋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等重點群體的關愛服務體系,用實際行動傳遞黨組織的溫暖,點亮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下一步,百川社區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網格治理,豐富“窗帘之約”的服務內涵,完善工作機制,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基層治理經驗,不斷提升為老服務的溫度與精度,繪就基層治理的美麗新畫卷。(高龍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