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強省這幾年丨謝翟偉:“家門口”培訓 拓寬“就業路”

人民網六安8月15日電 (記者周坤)在家門口上職業技能培訓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8月14日,記者在六安市清華職業培訓學校看到,十幾名學員正全神貫注地圍著模擬病床。老師的聲音清晰而沉穩:“翻身時,一隻手托住頸肩,另一隻手扶住髖部,動作要穩,用腰腹力量帶動……”
學員李梅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操作著,看似普通的練習,對下崗多年的李梅而言,是通往新生活的希望之門——她正在參加的,正是學校熱門的“醫療護理員”技能培訓課程。
在“醫療護理員”技能培訓課程上,老師正在示范護理細節。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在安徽省深入實施“技工強省”戰略的大背景下,六安市清華職業培訓學校這座扎根基層的“技能搖籃”,正成為無數像李梅這樣的下崗失業人員、家庭困難勞動力改變命運的起點。
學校精准對接市場脈搏,將課堂開到群眾“家門口”,致力於讓“一技之長”成為困難人群端穩飯碗、拓寬就業路的“金鑰匙”。
六安市清華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謝翟偉告訴記者,清華職校的培訓,絕不僅是理論灌輸,而是直指就業的實戰演練。以需求量巨大的醫療護理員培訓為例,課程設計環環相扣,力求學員“畢業即上崗”。
在理論課上,老師們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直觀的模型,講解人體結構、老年常見疾病特點。進入實操環節,學員們一遍遍練習著為“臥床老人”安全翻身、熟練進行鼻飼操作、精准測量體溫脈搏血壓等核心技能。
老師穿梭其中,手把手糾正姿勢,強調細節:“血壓袖帶下緣要在肘窩上方兩指,聽診器不能塞在袖帶裡,數值讀取要平視水銀柱……”
最終的臨床實習,更是將課堂無縫延伸至六安市中醫院等合作機構的真實病房,在實戰中淬煉出過硬的職業素養。
“一個月前,我還在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在人社部門推薦下,今年53歲的張麗霞來到“家門口”的學校培訓,如今通過考核並順利上崗,“証書就是‘通行証’!相信以后找工作更容易,工資也會提高!”
憑借“市場所需即培訓所向”的精准定位,以及覆蓋計算機、互聯網營銷、育嬰保育等十多個熱門領域的豐富課程體系,清華職校編織起一張強大的就業幫扶網絡。其背后,是與眾多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的穩固人才輸送通道。
謝翟偉稱,近二十年來,數萬名學員從這裡掌握技能,自信地走向工作崗位,學校也因此在省市級乃至國家級技能大賽中屢獲殊榮,2025年初獲評六安市最高等級的“民辦職業培訓學校A級(優秀)”單位。
一技在手,飯碗不愁。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正是打通就業堵點、激活人才潛力、托舉起千萬家庭穩穩幸福的堅實橋梁。六安市清華職業培訓學校以技能為支點,讓越來越多的困難人群,在家門口握緊這把改變命運的“技能鑰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