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皖工徽匠成長記丨陳傳誼:以技立身傳薪火

2025年08月13日15:0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六安8月13日電 (記者周坤)這個暑假,當學校老師在享受假期時光時,陳傳誼的選擇是重返實訓室,與轟鳴的機床為伴,鑽研前沿的多軸加工技術。這位安徽六安技師學院的實習指導教師,曾是這所院校閃耀的學生明星——安徽省技能比武冠軍、全國技能大賽優勝獎得主。

十年前,他在這裡揮汗如雨,為登上技能競技的夢想舞台而拼搏﹔十年后,他拒絕多家名企選擇留校任教,從聚光燈下的“獲獎者”轉身為聚光燈后的“點燈人”,在彌漫著熟悉油墨味的實訓車間裡,以“技”立身,以“教”傳薪。

正在操作設備的陳傳誼。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正在操作設備的陳傳誼。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2015年,抱著學好一門手藝的想法,陳傳誼選擇就讀安徽六安技師學院的數控加工專業。在學校裡,他開始了解並熟悉數控車。

“數控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工業制造中很多零部件,都是由數控車加工而成的。”陳傳誼認為,能熟練掌握數控車技術的,正是眼下社會和產業所需的智能制造技術人才。

當學習成為一種愛好和興趣時,平日裡枯燥乏味的重復訓練,慢慢就變成了一種享受和生活必需。無數個周末,當同齡人都在盡情享受著自己的青春時光時,他卻一頭扎進了實訓工房,開始了技能提升的刻苦訓練。

努力的回報,伴隨汗水而來。很快,陳傳誼憑借出色的手藝,入選了校集訓隊。在這裡,他開始接受更系統深入地學習,也意味著強度和難度更高一層。

有時候因為零件尺寸出錯,便花時間不斷研究、重復切削,找到問題所在,不知不覺已是深夜。然而,這就是訓練的常態。

“現在回想是很苦,但每一天都很充實快樂,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夢想的技能競技舞台又近一步。”陳傳誼說。

在高強度的訓練下,陳傳誼代表六安市拿下了安徽省技工院校技能比武數控車項目一等獎、安徽省第十五屆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數控車項目第一名……

他始終相信,勤能補拙,機會是留給有准備的人。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選拔之際,陳傳誼迎來了人生第一個大賽機會,經過多輪比拼,拿下了國賽的入場券,並奪得數控車項目優勝獎。

2020年,陳傳誼即將畢業,此時的他面臨諸多選擇。自從獲得國賽優勝獎后,多家大公司慕名找上門來邀其加盟。經過深思熟慮,陳傳誼選擇了留校任教,他想用平生所學去幫助更多的學弟學妹,以講台和實訓室為陣地,完成技能和匠心的傳承。

從學子到講台,身份變了,對技能的執著不變。作為教師,陳傳誼將賽場磨煉的“真功夫”融入“傳幫帶”。

“發展技工教育,既是產業需求,也是拓寬成才路徑的有效方式。”陳傳誼以自身經歷示范嚴苛標准,在油墨氣息繚繞的實訓車間裡,詮釋著技工教育“留校成長、反哺育人”的生動內涵。

在他看來,培養技能人才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不僅為企業提供技術動能,也為不同層次的人才提供多樣的人生賽道,城市發展也能形成涵養人才的“好生態”,進而賦能產業發展。

從賽場追夢的學子,到培育技能新秀的良師,陳傳誼以過硬技藝為筆,以傳承之心為墨,在技工教育的沃土上,書寫著“技能傳承者”的朴實擔當。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