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工集團:擘畫高速投資新藍圖 筑就富民強省快車道

2025年7月10日,安徽建工集團自主投資建設的首條高速公路——徐淮阜高速公路宿州段、淮北段正式通車運營,標志著集團以高速公路投資為戰略支點,在服務國家交通強國戰略征程中實現裡程碑式跨越,為安徽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注入澎湃動能。
徐淮阜高速。
錨定戰略深耕市場,投資驅動點燃發展引擎
近年來,集團搶抓安徽省“五縱十橫”高速路網投資機遇,構建“短期攻堅+長期布局”市場開拓體系。錨定“千億投資”產業目標,以全省、全國、全球、全產業鏈“四大戰略布局”為指引,通過資源整合與精准研判,篩選出一批高成長潛力優質項目,推動高速公路投資市場向更高能級邁進。集團堅持省內省外市場並重,聚焦核心投資區域,以“建一個項目、樹一座標杆、拓一片市場”的“以建促拓”模式,依托徐淮阜等標杆工程的品牌效應,持續擴大市場影響力。
面對大型基建項目投資規模大、風險高、專業性強的挑戰,集團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優勢,通過科學謀劃、精心組織與深度協作,全力打造品質卓越、效益突出的高速公路標杆工程。截至目前,集團累計投資建設22條高速公路,路網覆蓋皖北振興區、皖江經濟帶、皖南生態圈及長三角核心區域,總裡程近1000公裡。
淮北西收費站。
精細管控提質增效,創新管理筑牢發展根基
在深耕高速公路投資領域的同時,集團構建全周期精細化管理體系,將“策劃先行”理念貫穿項目全流程。通過建立科學的設計優化機制,開展“投資建設全過程模擬推演”,整合行業優質資源,常態化組織專家評審,經多輪論証與動態優化,實現設計方案在結構安全、功能完善、成本可控與綠色低碳等維度的精准平衡,為項目全生命周期高效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高速公路建設周期長、協同環節復雜等特點,集團創新推出“源頭管控+專業攻堅”前期管理模式:組建由投資、法務、工程等領域專家構成的專項工作組,建立高效溝通機制,在先行段規劃、征地拆遷、審批報審等關鍵環節推行“節點倒排”制度,秉持“主動作為、並聯推進”原則,大幅壓縮項目籌備周期,充分彰顯省屬國有企業的專業管理能力與責任擔當。
數智賦能轉型升級,科技驅動構建智慧生態
集團以“頂層設計引領、技術創新突破、場景落地應用”為主線,構建全周期智慧高速公路建設體系,通過數字化管控矩陣與前沿技術融合,推動高速公路從傳統建造向智慧化生態跨越。
徐淮阜高速作為智慧化示范工程,將“智慧基因”深度融入建設與運營全過程:無人攤壓機群實現智能施工,路面電磁加熱技術創新應用﹔宿州段蕭縣西互通採用“窄島化+雲收費”模式,ETC車道無亭化設計與自助發卡設備使通行效率提升30%﹔全線部署350M高帶寬視頻監控系統,結合無人機智能巡檢,實現養護管理“一圖統攬”。服務區更是化身“智慧驛站”——百善服務區的電子導覽與智慧停車系統實時疏導車流,杜樓服務區的光伏儲能系統年發電量超54萬千瓦時,賦能低碳運營。
無人機巡查。
這些創新實踐的背后,是集團對數字化建設的持續投入:搭建數智管理平台、智能計量支付系統、“BIM+智慧建造平台”組成的數字化管控矩陣,構建數字綜合管理、智能決策分析、專業業務協同等三大應用場景,實現“一屏觀全局、一網管全域”的智慧化目標。同時,聚焦無人施工裝備、智能養護系統等前沿領域,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建造智能化、管理數字化、服務人性化”的智慧高速生態樣板,為交通強省建設提供可復制的數智化解決方案。
人文賦能品質運營,服務升級煥新“皖美”體驗
秉持“投建運”一體化理念,集團將人文關懷與智慧服務深度融入高速公路運營,堅持特色服務區建設與標准化服務體系雙輪驅動,全力打造“皖美高速”服務新標杆。
在涇青高速建設中,集團以“交旅融合”為突破點,將桃花潭服務區打造成開放式生態文化綜合體。設計融合皖南山水文脈與紅色資源,構建“綠色生態、紅色文化、徽派人文”三脈交織的景觀體系,使服務區從單純的交通節點躍升為展示“徽風皖韻”的文旅窗口。徐淮阜高速百善服務區則深度融合皖北文化元素,青磚灰瓦的建筑群與田園風光相映成趣,通過“門廳為序、走廊為軸”的空間敘事,以五感體驗為載體,為司乘人員提供沉浸式文化服務。從桃花潭服務區的文旅融合創新,到百善服務區的五感體驗升級,這些兼具地域特色與人文溫度的實踐,不僅實現了“服務區即旅游目的地”的功能轉型,更通過“文化賦能+智慧服務”雙輪驅動,在提升項目經濟效益的同時,持續擦亮“皖美高速”金字招牌。
展望未來,安徽建工集團將堅持“投資+施工”雙輪驅動,充分發揮“投建運”一體化優勢,深度融入國家和安徽發展大局,以實干擔當鋪就更多連接民生福祉與發展機遇的“黃金通道”,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貢獻更多“建工智慧”與“建工力量”。(文軒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