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網羅天下>>舞動長三角

老字號影劇院更新迭代 

上海打造新“戲台”(探訪·城市更新)

本報記者 尚嶸崢 曹玲娟
2025年08月08日09: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358家影院,2217塊銀幕,規模體量排在全球城市首位——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發布的這組新數據,為上海的文化氣質增添了注腳。

  在上海,蘭心大戲院、大光明電影院、美琪大戲院等老字號影劇院紛紛更新迭代,通過修繕保護、活化利用、技術升級,滿足觀眾的多元化需求,實現了台上與台下、歷史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的雙向奔赴。

  對照影像資料 力爭修舊如舊

  脫口秀打頭陣,接著是青年劇團原創喜劇、上海愛樂樂團銅管專場……蘭心大戲院的辦公室裡,演出表排得滿滿當當。

  戲院建成於1931年,如今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業務總監王曉軼介紹,戲院雖然幾經修繕,但隨著時間推移,還是會出現漏水、掉牆皮、外立面裂縫等問題。

  2020年7月,蘭心大戲院整體修繕保護工程啟動,以“修舊如舊”為原則。對於復雜裝飾和構件,修繕團隊對照影像資料,按原形制進行建模、定制。面對各種復雜情況,有精細化方案,如在清洗方式上,泰山磚採用專業脫漆劑,花崗岩則採用泥敷與砂洗。此外,觀眾廳的穹頂和牆面還安裝了吸音板,優化聽覺體驗。

  修繕后的蘭心大戲院,得到市民劉先生的好評:“現在的樣子跟老照片一比,還原度很高,看戲劇、看電影,都特有儀式感。”

  目前,蘭心大戲院已成為上海國際喜劇節主會場,年客流量、營業收入預計比修繕前增長兩成多。

  場地活化利用 業態融合創新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首日,雨后晚風送爽。南京西路上的大光明電影院,兩處空間各自精彩:樓下影廳,觀眾欣賞著高清修復版經典電影﹔樓上餐廳,露台放映著青春勵志影片,銀幕與城市天際線“同框”,帶來獨特的用餐和觀影體驗。

  “聽說新開的這家主題餐廳很有特色,就過來嘗嘗鮮。”顧客周女士說。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大光明電影院,始建於1928年。順應上海深化文旅商體展融合的趨勢,影院將普通餐飲區改造為電影文化主題餐廳,去年8月重新開業。

  “這次升級,在保留建筑原始結構的基礎上,活化利用了頂樓的露台空間,開發了多元的體驗場景。”餐廳運營方市場總監楊勇介紹,“周末、節假日和電影節期間,我們安排了露天放映、歌舞表演等活動。電影節期間,餐廳客流量比平時提高了五成。”

  餐廳的環境和餐食也與電影有關聯。例如其中一間包房,就嘗試借鑒武俠電影的經典元素,投影出竹林、武打等畫面,讓顧客可以邊品嘗小青龍竹筍等美味佳肴,邊感受光影的靈動之美。“技術調試成熟后,不久就會面向顧客營業。”楊勇說。

  舞台全面升級 承接頂尖劇目

  今年5月,英國音樂劇《六個皇后》在美琪大戲院精彩上演。歷經約10個月的技術升級,如今的戲院具備了高水准的舞台技術,表現力十足。

  1941年落成的這座戲院,在2011年迎來了為期5年的大規模修繕。當時,修繕以保養建筑為主,未能兼顧到舞台。

  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上海,持續向國際劇團敞開懷抱,對舞台技術的要求高了起來。“為了讓戲院具備承接能力,必須增強舞台功能。”美琪大戲院相關負責人說,去年7月起,戲院因技術升級而暫停營業。

  戲院技術升級工程負責人介紹,以某部知名音樂劇為例,其演出設備需要20多輛集裝箱貨車運輸,每場演出有20多次布景變化。“參照高標准,戲院在舞台范圍內設置了8根鋼立柱,新建了445平方米的獨立鋼架體系。升級后,地板和柵頂荷載能力增至原來的1.5倍到2倍,舞台機械精准度、穩定性、運行速度等也明顯提升,能滿足復雜劇目的需要。”該負責人說。

  光影流轉,一座座老字號影劇院與時俱進,煥發出歷久彌新的活力與魅力。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