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市金集鎮:“三鏈融合”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近年來,天長市金集鎮錨定“安徽百強鎮進位次、鄉村振興長三角爭一流、沿蘇經濟帶做強鎮”目標,以產業為基、文化為魂、民生為本,走出一條長三角邊際鄉鎮的振興之路,先后獲評國家森林鄉村、省優秀旅游鄉鎮、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省森林城鎮等,繪就出一幅“產業強、文化興、生態美、百姓富”的新畫卷。
“鏈”聚產業,夯實振興根基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金集鎮堅持“工業強鎮+農業提質”雙輪驅動,構建起多元融合的產業生態。
在工業賽道上,該鎮打造“一園三區”發展格局,規劃6平方公裡工業園區,建成3.8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及配套消防、污水處理設施,集聚中小微企業212家,其中規上企業47家。依托省汽車零配件產業集群專業鎮優勢,形成軌道交通及汽車配件制造、新材料、毛絨玩具三大產業體系,2024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36.12億元,增速12.9%。
天長市金集鎮區工業園區。 朱雪薇攝
農業領域,該鎮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精准對接。全鎮7.38萬畝承包地流轉率達95.39%,擁有197家規模農業經營主體。2024年完成6萬畝高標准農田改造,整治灌溉渠道36公裡,農業生產效能顯著提升,為產業振興筑牢“農業根基”。
“鏈”活文化,擦亮振興底色
該鎮深挖文化富礦,讓傳統文脈成為鄉村振興的“催化劑”。組建“鮮花調”傳唱小班,通過“唱、說、寫、傳”,結合理論宣講、送戲下鄉等活動,讓鄉土文化“活起來”。
天長市金集鎮茉莉花休閑養身度假區。徐天文攝
以草廟山3A級景區為核心,串聯百年茶園、清代“兩尚書一將軍”古墓群等資源,打造“山水井亭”文旅品牌,引入社會資本8億元建成1200畝茉莉花休閑養身度假區,培育出全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嶺上雲居·鄉雨村墅”。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鎮完成9個中心村建設工作,覆蓋率達82%,其中全省首批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1個、省級和美鄉村中心村2個。
“鏈”通服務,共享振興成果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金集鎮篤行“民生為本、服務為先”,以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破解群眾急難愁盼,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增收致富上,該鎮探索“村集體增收、村民創收、企業盈收”共富模式,建成350畝村企聯建產業園,帶動500余名村民家門口就業,培育2家村集體經濟組織公司。村級集體經濟連續兩年超千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萬元,連續多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民生保障上,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鋪設管網147公裡﹔推進農村公路升級180.5公裡,黑色化路面提升8.1公裡﹔建成3個村級養老服務站及老年助餐點,年服務超7000人次。
基層治理上,創新“五事工作法”(干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茉莉花調解工作法”,全年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58%,構建起“辦事便捷、矛盾易解、服務暖心”的鄉村治理新格局。(高允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