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涇縣:“訪企入村”正當時 主動靠前解企憂

吳報明最近有點急,二期廠房的建設施工,讓他忙得腳打腦殼。
作為安徽山森自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森自控”)的負責人,老吳在泵閥行業裡摸爬滾打了20年有余。由於涇縣有著完整的泵閥產業配套,2017年,他決定從上海到涇縣經濟開發區投資建廠,主要從事智能自控閥門的生產制造。
幾年來,由於需求量增加,再加上涇縣完善的上下游配套,老吳的企業發展迅速,他順勢將搬遷擴產提上了日程。2024年7月,一期項目順利投產。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老吳又將目光瞄准了新賽道——消費機器人制造。經過近一年的籌備,今年5月,山森自控二期項目破土動工。
山森自控二期廠房前修筑的臨時便道。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攝
隨著施工進展,一些問題出現在老吳眼前。由於二期項目在新建園區內,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尤其是運輸物料和施工車輛進出問題影響了施工進度。
“當時確實著急,工廠越早完工就能越早投入生產,如果施工車輛進出不方便,工期至少推遲2個月,可能會損失好幾十萬元。”回想起那陣子的焦慮,老吳至今心有余悸。
就在此時,涇縣經濟開發區開展了“訪企入村行動”,老吳的企業也是重點走訪對象。
得知訴求后,涇縣經濟開發區迅速安排專人對接企業,組建項目服務臨時工作專班赴現場勘查,結合地形地貌、施工周期等因素,現場研究會商制定“臨時便道建設+后期綠化恢復”的可行性方案。
6月15日,施工隊進場作業﹔6月17日,一條寬4米、長200米的臨時便道正式投入使用。
“最厲害的是,從我們反映問題到道路暢通,前后僅用11天,這可幫了我們大忙,幾乎工期沒耽誤。”老吳說。
據悉,自今年開展“訪企入村行動”以來,涇縣經濟開發區高度重視,多次利用早會傳達學習市、縣關於行動的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截至目前,市領導聯系包保重點企業共4家,縣領導聯系重點包保企業25家,縣法檢兩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重點包保企業共10家,開發區內部副科級以上干部聯系重點包保企業共33家,共計72家。
隨著“訪企入村行動”的不斷進行,涇縣經濟開發區收集問題建議共17個,其中現場解決的9個,全部辦結的8個,分別涉及用工、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咨詢等類型問題,訴求辦結滿意率100%。
在深化常態化走訪服務的同時,涇縣經濟開發區通過構建線上智慧平台,傾力打造線上“經快辦”為企服務綜合平台,動態更新、集中發布項目全流程手續辦理指南、精准化人才招引信息、適配性惠企政策庫及高效便捷的意見反饋通道,實現涉企核心信息“一站匯聚、一鍵直達”。
另外,通過打造線下集成窗口,涇縣經濟開發區還強力整合招商服務、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經濟發展、黨建(人才)、社會事務、財政等涉企高頻服務部門職能,實體化運行“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聚焦項目“拿地、簽約、備案、辦証、驗收”等全周期關鍵環節,提供無差別受理、全流程跟辦、跨部門協同的集成服務,切實做到“隻跑一處、一次辦結”。
“修條便道雖然不是什麼多大的事,但實實在在幫助我們解決了發展過程中的后顧之憂。”老吳如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