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郊區麒鳳村“雙非遺”借力新媒體煥發新生機

7月3日,走進銅陵市郊區陳瑤湖鎮麒鳳村省級非遺傳承基地——東鄉一品堂。在這裡,不僅近距離感受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鄉武術”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獅子回”民俗文化的魅力,更恰逢一堂面向村民的“非遺自媒體推廣”教學課程正在進行。
鏡頭聚焦:非遺魅力原汁原味
在東鄉一品堂內,可以看到“獅子回”民俗中騰挪跳躍的雄獅風採、東鄉武術剛柔並濟的招式神韻,以及陳列在側、承載著農耕記憶的傳統器具。這些場景無聲訴說著麒鳳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鄉土風情。
巧遇課堂:村民學習“新農具”
與靜態展示區相呼應的,是一派新氣象。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村民們正認真學習如何運用短視頻拍攝、網絡直播等新媒體技術。他們的“新農具”——手機屏幕上,正嘗試將“獅子回”的熱鬧鑼鼓、東鄉武術的矯健身手,轉化為吸引年輕受眾的網絡視聽內容。省級非遺東鄉武術代表性傳承人謝為信表示:“自媒體給我們打開了新窗口,能讓更多遠方的朋友看到、感受到我們東鄉文化的魅力,拉近了文化的距離。”
村委賦能:文化振興強支撐
麒鳳村兩委對此次媒體探訪和自媒體教學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有力組織。村委提前部署,積極動員村民參與配合拍攝與學習,確保了活動的有序開展。村書記在現場表示:“東鄉一品堂是我們村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家園。支持非遺的創新傳播,就是擦亮麒鳳村的文化名片,為我們的鄉村振興注入持久而深厚的文化動力。”
銅陵市郊區麒鳳村“雙非遺”借力新媒體煥發新生機。
基地探源:傳承創新有根基
東鄉一品堂由東鄉武術代表性傳承人謝為信於2023年創立,已迅速發展成為集東鄉武術研習、“獅子回”民俗展演、農耕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省級非遺傳承基地。基地充分利用農閑時節開展教學交流,並積極組織參與各類文化展演活動,有效推動了非遺代表性項目走出村庄、走向更廣闊的舞台。此次媒體見証下的“展示+教學”雙線並行模式,正是該基地持續探索非遺傳承與傳播新路徑的又一實踐。
當主流媒體的專業鏡頭與村民手中的自媒體鏡頭共同聚焦麒鳳村的“雙非遺”瑰寶,一條融合傳統精髓與現代傳播手段的非遺煥新之路正越走越堅實。東鄉一品堂的這次“雙線實踐”,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展示與教學,更彰顯了鄉村文化在堅守本源中擁抱創新、在時代浪潮中煥發新生的蓬勃活力。(周振高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