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南:織密防汛“安全網” 筑牢主汛期安全防線

當前正值主汛期,防汛工作進入關鍵階段。阜南縣立足“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通過強化排灌站管理、推進智能化升級、科學儲備物資等多項舉措,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阜南縣宋台子排澇站,工作人員正對排灌設施周邊雜草、枯樹和堆積物進行全面清障。同時,拆除違規搭建的臨時建筑,保障搶險通道暢通,確保設備在關鍵時刻零阻礙、滿負荷運轉。
“清障后,排灌站的設備安全性和排澇效率大幅提升,水泵堵塞風險降低90%以上,抽排能力可提升約15%﹔搶險車輛、人員通行效率更高,設備檢修和應急處置響應時間縮短至少30分鐘。清障還能減少漂浮物對攔污柵的沖擊,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為防汛工作提供堅實保障。”阜南縣中心機灌站宋台子排澇站站長汪明信介紹。
充足的物資儲備是防汛搶險的重要基礎。在阜南縣曹集鎮物資儲備倉庫,發電機、防汛編織袋、帳篷等22大類防汛物資整齊碼放。當地嚴格按照《防汛物資儲備標准》,結合縣域河流、地質災害點分布實際,動態調整儲備量,確保物資儲備充足。阜南縣蒙窪防汛物資中心倉庫負責人楊鋒表示“我們建立台賬日清管理制度,對每件物資進行編號登記信息化管理,可實時查詢庫存、出入庫記錄。每月組織專業人員對救生設備、電力設備等進行功能性檢測,每季度開展物資輪換更新,確保物資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
科技賦能,讓防汛更智慧。作為淮河干流阜南段最大的排澇排灌站,上堵口電力排灌站自2023年改造提升后,採用了全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設備運行、數據監測、應急響應的全流程智能化。通過雷達、傳感器實時採集水位數據,結合氣象預報和水文模型,能提前預測排澇需求,自動完成設備啟停等操作,防汛工作效率和准確性顯著提升。“核心設備水泵機組、閘門、傳感器、控制系統,已經完成了全面的‘體檢’和維護保養,自動化控制系統也進行了多次模擬汛情演練。智能控制系統能根據預設的防汛預案和實時數據,自動判斷、自動啟停機組、自動調節閘門,大幅縮短了響應時間,提高了排澇或灌溉的精准度,這為我們迎戰淮河主汛期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阜南上堵口電力排灌站副站長馮成玉介紹道。
主汛期前,阜南縣提前啟動防洪工程安全度汛專項檢查,構建起“專家+隊伍+物資”三位一體保障體系。組建防汛搶險專家庫,成立應急搶險突擊隊,並開展防汛培訓演練﹔在蒙洪窪地區科學設置19個物資儲備點,探索防汛物資社會號料機制,全方位保障應急物資供應。阜南縣水利局副局長郭國剛表示“截至目前,34處一般隱患已全部完成整改銷號,2處重點隱患通過工程措施徹底消除風險,1處在建開口工程也已高質量完成堤防回填作業。我們投入1000萬元專項資金,對全縣184處影響度汛安全的堤防、水閘、泵站等水利設施,開展全方位修復加固和維修養護工作,全面提升水利工程防洪減災能力,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安全平穩度汛。”(司東 徐暢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