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五河:科技賦能養殖 播下“智慧種子”【4】

2025年05月05日10:5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五河縣沱湖岸邊,無人機正在進行投料。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五河縣沱湖岸邊,無人機正在進行投料。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人民網蚌埠5月5日電(記者周坤、陶濤)養殖基地內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安裝在池塘裡的各種傳感器、控制器,實現了環境參數的採集、分析﹔通過現場自動控制和疾病預警等功能,營造出最佳養殖環境﹔打開手機小程序,便可實現對池塘的遠程智能監測管理……

當水產養殖遇上數字化,會碰撞出什麼奇妙的火花?近日,記者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採訪時看到,數字化正在與農業深度融合,智慧養殖的出現,使傳統養殖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有“智”更有“質”。

五河縣地處皖東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內淮水、澮水、漴水、潼水、沱水五條河匯聚而得名,優質的水源為培育養殖水產品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五河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本龍說,智慧養殖對水產養殖行業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對養殖環境的實時監控。

過去,養殖人員主要依靠經驗來調控養殖環境,而智慧養殖利用智慧水產養殖監測系統,能夠讓養殖人員輕鬆地完成養殖環境的科學調控,給養殖生物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從而提升產量。

“這是智慧數字漁場管理系統,上面有各個塘口的實時狀況、水體含氧量、水質酸鹼度等諸多信息。隻需要打開手機App,就可以隨時巡塘,下達增氧等相關指令。不論我是在外面出差還是培訓,都可以實時看到家裡塘口的情況,不像以前必須24小時有人守在蟹塘,冬天冷夏天熱的。”盛堂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凡堂一邊打開手機小程序,一邊告訴記者。

近年來,五河縣依托當地優質水域,大力發展螃蟹養殖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目前,五河縣螃蟹養殖面積近7萬畝。隨著傳統養殖業的“蛻殼”升級,未來,五河縣將繼續以數字化技術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點亮鄉村群眾的致富“新路徑”。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