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小河鎮:科技賦能春耕 繪就豐收新圖景
2025年04月27日15:2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正值春耕時節,石台縣小河鎮搶抓農時,全面鋪開早稻、再生稻育苗及機插秧工作,稻田裡農機穿梭、整齊的秧苗一排排立起,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科技育苗提質效,秧苗住進“智能房”
走進樟村村育秧工廠,育秧流水線有序運轉,鋪盤、裝基質、播種、淋水等工序一氣呵成。為應對“倒春寒”等氣候挑戰,該工廠採用“疊盤暗化升溫出苗”技術,秧苗在恆溫恆濕的“智能溫室”中均勻萌發,出苗時間縮短,種子利用率提升20%。秧苗通過實時調控光照與溫濕度,確保苗齊苗壯,20天即可出苗移栽,為后續機插秧贏得寶貴農時。
農機馳騁增效率,機插秧跑出“加速度”
田間地頭,插秧機正精准作業,一盤盤秧苗從輸送帶整齊插入水田。與傳統人工插秧相比,機械移栽效率提升20倍以上,一台機器日均作業35畝,預計一周內全面完成插秧。種植大戶汪師傅感慨:“過去人工插秧累彎了腰,現在機插秧,成本降了,秧苗間距更均勻,通風透光好,產量肯定更有保障!”
政策護航穩糧倉,再生稻助力“雙豐收”
今年以來,小河鎮依托“兩強一增”行動,整合政策資源,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推廣“一季栽種、兩次收獲”的再生稻模式。再生稻頭季畝產預計達600公斤,二茬無需重新播種,可再增收150公斤,較傳統中稻畝均增效300元以上。鎮農技人員介紹:“通過選用優質品種,全鎮種植早稻400畝,再生稻種植面積突破2000畝,配套農機服務覆蓋率達100%,為全年糧食穩產增收夯實基礎。”
下一步,小河鎮將深化“企業+合作社+農戶”聯動,延伸富硒稻米加工產業鏈,讓科技興農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吳順)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