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全科式”調解巧解基層“千千結”

去年3月,跨縣婚姻糾紛當事人吳某如拍案而起撂下狠話:“這錢要是再談不攏,我就要用自己的方式解決!”近日,廬江縣同大鎮紅埂村黨委書記左照紅提起當時的情景,他仍心有余悸。
原來,肥西縣吳某如與同大鎮胡某的婚姻在共同生活一年十個月后因感情破裂分居兩地。去年,男方追至女方所在村討要20多萬元錢款,雙方各執一詞——男方堅稱是裝修款,女方主張為彩禮及生活費。當調解陷入僵局時,吳某如多次揚言“同歸於盡”,矛盾急劇升溫。
“這不是一起普通家庭糾紛,已從情感不和升級為公共安全風險。”左照紅說,“我們發現事態嚴重性,立即聯系鎮調解室專職調解員介入調解。”
面對這起涉及“三跨三分離”(即跨地域、跨部門、跨層級﹔人戶分離、人事分離、人案分離)的復雜糾紛,同大鎮依托“老萬調解室”“三姐調解室”,立即啟動“提級管事”機制,組成工作專班,跨縣協調8次,聯動兩地公安、司法部門,邀請雙方親屬參與,最終達成一致協議。
從開始爭執互不相讓、反目成仇,到最后和解,為何能高效化解矛盾糾紛?同大鎮司法所所長劉勁鬆表示:“矛盾糾紛化解的關鍵在於我們依托‘三式’工作法,以‘金牌調解員’老萬、三姐為關鍵支點,聯動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等多元力量,多部門協同,構建‘全科式’調解服務體系,開展情理法疏導。”
近年來,同大鎮積極發揮好老黨員、老干部等群體作用,從退下來的村干部中挑選黨性強、群眾口碑好、基層人脈廣且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充實到調解隊伍中,當好村民的“和事佬”,探索矛盾糾紛調解“三式”工作法,即“說理式”協調明晰是非、“親情式”溝通軟化矛盾、“聯合式”化解整合資源,形成矛盾糾紛摸排、化解、回訪閉環管理。
去年7月,連續強降雨,導致同大鎮魏蕩村村民張某宏年久失修的房屋倒塌,申請重建需拆除與鄰居張某水共有的山牆,卻遭對方拒絕。“牆是共有的,憑啥你說拆就拆?”這對昔日互幫互助的鄰居,竟為半堵牆紅了臉。
同大鎮專職調解員左作鳳實地走訪后,從法律層面明確山牆屬共有財產,又以“遠親不如近鄰”的“親情式”溝通勸說,同時指出危牆安全隱患。一番調解讓雙方心結漸開,最終達成協議:推倒重建共有山牆,費用由張某宏承擔,產權維持共有。
“村民鄰裡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傷了和氣。”這是左作鳳在調解室裡常說的話,也正是這種情理法交融的“三式”調解方式,讓許多劍拔弩張的矛盾在嘮家常中悄然化解。
“我們堅持以個人調解室為支點,通過‘全科式’調解服務,讓矛盾糾紛一站管、一站清,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同大鎮政法委員霍雷表示,“去年以來,同大鎮已累計受理各類矛盾糾紛276起,化解成功率達99%。”(錢明東 黃文文 夏得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