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三“轉”科交會,看安徽科技創新加速“進化”

陶偉 趙越 陳若天
2025年04月27日11:1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4月26日,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以下簡稱“科交會”)在合肥開幕。

本屆科交會以成果展示為核心、以轉化交易為落點,展示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科交會邀請C9全部高校、44所雙一流高校以及110余家院所參會參展,共征集成果4147件,現場展示2578件,實物展品2375件,參展單位達1501家。

開幕式當天,人民網記者三“轉”科交會,從科技引領、產業創新、生態賦能展區,看一場科創盛會背后安徽創新的進化。

一“轉”科技引領:看高能級創新落地安徽

科技引領是創新之源。本屆科交會科技引領展區共有7個板塊,參展單位378家,展品達1204件,首發首展佔比28%,國際領先佔比18%。

科交會上,眾多國內頂級高校紛紛亮出各自前沿成果。清華大學板塊,一款“飛行汽車”引起眾人注意。

“飛行汽車”。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飛行汽車”。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人民網記者注意到,這款由該校全球首發的“猛獅第三代飛行汽車”雖外形酷似汽車,卻“長”出4軸8槳。“這款‘飛行汽車’整機大面積採用航空鋁合金和碳纖維材料,最大起飛重量為800公斤,極限飛行高度為1000米,陸地行駛距離為200公裡,空中飛行時長為20分鐘。”清華猛獅智能飛行汽車項目市場總監董一帆介紹,整車搭載了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系統,確保在城市復雜交通環境下的感知精度與可靠性。

據悉,該成果將從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出孵,當前正在合肥注冊成立新公司,本屆科交會期間與長三角國創中心安徽中心完成簽約。

作為由國家科技部批准,滬蘇浙皖共同建設的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此次科交會上,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攜50余件展品集中亮相,展示了該中心創新體系建設和創新生態培育進程中涌現的重點成果。

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展區。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展區。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我們的展品涉及高端裝備制造、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先進材料、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首席專家羅本進表示,目前,該中心已在信息技術、先進材料、制造裝備、生物醫藥和能源環保等領域布局建設100余家研發載體,研發人員超17000人,衍生孵化企業1600余家,與長三角內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共建560余家聯合創新中心,挖掘技術需求3000余項。其中,協助企業達成技術合作1000余項,合同總額超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科交會上,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安徽長三角產業創新研究院將正式啟動。“我們希望助力安徽的創新成果走向世界,吸引長三角乃至全球創新資源落地安徽。”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表示。

二“轉”產業創新:看安徽創新賦能生產生活

科技創新落腳於產業創新。本屆科交會產業創新展區共設包括人工智能板塊在內的六大板塊,展示安徽新興產業“雙招雙引”重大成果。

需指出的是,展區內眾多科技成果轉化產品正賦能現實生產生活。

“穿上我們的這款降溫背心,人的體感溫度會比外界低8度左右。”在產業創新展區新材料板塊,安徽新佰煤科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盼指著一件多功能警用降溫執勤背心介紹說,“隻需將降溫材料放在水裡浸泡3—5分鐘,就能持續使用1—2天。”

多功能警用降溫執勤背心。人民網記者陳若天攝

多功能警用降溫執勤背心。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據悉該產品是黃山邊檢站為解決移民管理警察夏季高溫在外執勤易出現中暑脫水等情況,加強與安徽新佰煤科裝備有限公司對接,成功研發出貼合移民管理系統工作實際的多功能警用降溫執勤背心,目前已經在黃山邊檢站場景應用測試。

相隔不遠,新能源板塊內,中環新能源控股集團旗下中環低碳新能源(安徽)集團有限公司此次攜多款N型TOPCon高效光伏電池、組件產品亮相科交會。

中環低碳新能源(安徽)集團有限公司展品。人民網記者陳若天攝

中環低碳新能源(安徽)集團有限公司展品。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我們的高效光伏組件等產品,輸出功率、轉化效率優異,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該公司銷售部負責人袁伯文表示,公司同步發展光儲充、BC、氫氨醇油(航空煤油)、鈣鈦礦、熱泵等多維技術路線,積極拓圈強鏈,推動優質光伏科技創新成果高質量“出海”,助力安徽企業提升國際影響力。

環保領域同樣可圈可點。

“本次科交會我們帶來了院士團隊自主研發的全球領先高效生物反應器,率先將群體微生物調控技術應用在水治理領域,提升微生物穩定性30%∼50%,節能降耗50%,突破污水處理過程中依賴藥劑、出水難達標、設備易廢棄等行業瓶頸。”安徽福瑞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智介紹說。

三“轉”生態賦能:看安徽如何賦能創新

科技創新離不開生態賦能。本屆科交會生態賦能展區重點展示安徽承接成果落地轉化政策、園區、人才、平台、金融等支撐要素保障能力。

作為安徽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高科技產業發展“高產田”,本屆科交會上,科大硅谷攜47家優質企業參展,其中包括國鏡儀器、夢克斯航空、中科飛龍、八方地動、福晴醫療等一批處於國際前沿水平的科創企業,涵蓋量子信息、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科大硅谷展區。張翰攝

科大硅谷展區。張翰攝

展區現場,一款由科大硅谷片區企業——合肥國鏡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國產冷場掃描電子顯微鏡十分亮眼。“這款產品具有高分辨率、智能化、小型化、低電壓等特性,特別是其獨特的低電壓工作模式,可以避免對樣品的損傷,實現不導電樣品無需噴金處理,還原樣品真實信息。”國鏡儀器市場負責人孫鵬飛表示。

據悉,國鏡儀器長期結合省市重大專項支持,面向半導體中高端制程所急需的電子束量檢測裝備,進行國產跨代替代,並已和省內廠商完成技術需求對接。此次參展的冷場掃描電子顯微鏡基於自主掌握的世界領先的電子光學技術,實現了國內在高端電鏡領域“零”的突破。

金融支持是創新活水。

走進科技金融板塊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展區,一款由四創電子帶來的近程低空監視雷達引起關注。該雷達採用數字陣列體制,以高數據率對低空空域中低小慢目標進行有效監視。並將獲取的目標位置信息報送給指揮系統,服務城市低空安全保障。

去年,四創電子與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銀企聯手共同助力創新。

近年來,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全面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助力安徽新質生產力培育。

金融助力創新。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金融助力創新。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據介紹,近年來,該行著力構建“1+3+N”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陸續挂牌成立省分行、合肥、蕪湖、滁州四家科技金融中心,在科大硅谷、中安創谷等科創企業聚集區設立N家科技金融特色網點,在16個地市設立專業化服務團隊,緊密對接省市區縣發改、科技、工信、投資機構等源頭部門,建立“白名單”快速響應機制。

截至2025年3月末,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服務全省科技企業超1.8萬家,為超6000家企業提供授信支持,科技金融貸款余額1024.29 億元,當年新增124億元,成功跨入千億台階。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