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業績翻紅:中國東方教育如何領跑職教新周期?

職業教育又一次得到了政策的加碼。
2025年3月,人社部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宣布實施“技能照亮前程” 培訓行動。作為國家層面的職業技能培訓行動,該行動旨在通過大規模補貼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解決產業需求與人才供給不匹配的問題。
在“技能照亮前程”政策引領下,職業教育迎來萬億級市場機遇。面對每年超千萬人次的技能培訓需求,中國東方教育以“精准化培養+數字化賦能”為核心,重構職教生態。中國東方教育董秘毛超聖表示:“政策加速了產教融合與認証體系標准化,我們正通過‘定向班’模式實現需求端與供給端的無縫對接,並依托七大品牌矩陣,打造覆蓋多領域的技能人才孵化平台。”
從企業端來考量,這項政策直接利好職業培訓需求釋放,尤其是有利於“職教航母”中國東方教育這類覆蓋多領域(烹飪、IT、汽車服務等)的龍頭企業。該集團日前也剛剛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年度“成績單”,顯示出對政策紅利的承載能力。
中國東方教育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烹飪技術、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和汽車服務三大板塊,旗下共有新東方烹飪教育、新華電腦教育(新華互聯網科技)、萬通汽車教育、歐米奇西點西餐教育、華信智原、美味學院和歐曼諦時尚美業教育七大職教品牌,其主營業務和領域,都與 “技能照亮前程”的要求高度吻合。
政策驅動就業生態升級
推動培訓和就業協同聯動,促進勞動者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技能照亮前程”重要的任務目標。這需要通過產教融合和技能培訓來實現,中國東方教育正在幫助低收入人群就業,並推動企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定向班是強化培訓和就業協同的一個重要案例。中國東方教育已經建立了成熟的“定向班”培養模式,精准匹配企業需求,為重點人群提供高質量就業機會。
具體來看,中國東方教育與龍頭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與比亞迪、華為等知名企業建立定向培養合作,通過“定向招生+企業定制課程+頂崗實習+就業推薦”的模式,來為學員提供穩定就業機會,並達到不錯的收入水平。
比如,長沙新東方烹飪與知名湘菜品牌費大廚聯合創辦校企定向班,學生在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下可實現“畢業即就業”,學校能夠根據企業需求培養人才,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直接對接市場,並輸送到費大廚全國各門店。
新東方烹飪定向班課堂實景。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費大廚的特色在於實行“雙班主任制”,由企業、學校雙方共管,即企業安排一名老師負責學生的日常授課,學校安排一名教師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前景規劃,以企業門店實際運營標准要求學生,學生上課如同入企上崗。
在產教融合的過程中,中國東方教育也實現了重點行業精准對接。結合國家政策導向,中國東方教育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現代服務、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與行業內企業建立定期交流機制,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向,人才缺口等信息,來定向培養精准匹配市場需求的技能人才。
在全國范圍內,中國東方教育與行業知名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如與比亞迪、奇瑞共建新能源車輛實訓中心、與華為共建鴻蒙OS工程師實訓基地等,確保學員獲得“實戰式”技能訓練。
通過深度的產教融合,中國東方教育提升了就業穩定性,通過定向班培養的學員能夠無縫銜接企業崗位需求,減少試用期淘汰率,提高就業穩定性和職業發展前景。
而且在具體的課程設計上,中國東方教育也在提升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根據人社部聚焦的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重點領域,調整和優化“定向班”的課程設置,確保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企業的實際項目案例,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萬通汽車教育定向班學生實操課堂。
在師資力量上,集團邀請企業的一線專家和技師擔任“定向班”的兼職教師,將行業前沿技術和實踐經驗帶入課堂。定期組織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培訓和交流,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同時,鼓勵教師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和項目實踐,提升其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
財報顯示,中國東方教育計劃繼續擴大業務,使課程更加多樣化,以應對行業趨勢與市場需求,並參照市場需求動向及預期未來趨勢,就新學校所涉及的潛在新領域進行研究。
新政面向的,是有就業和培訓意願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其中有不少屬於低收入群體,以及就業困難人群,需要企業進行扶持與幫助,使其更好地進入就業環境。
集團在提升低收入人群就業能力和推動技能人才薪資待遇提升方面,也採取了眾多措施。
首先,以“學費分期+政府補貼”支持低收入群體。更重要還是通過技能來提高收入,集團為此推廣了“技能導向薪酬”模式: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推動企業採用技能等級與薪酬挂鉤的模式,例如廚師長、IT工程師、汽車工程師等崗位,技能等級越高,對應薪資待遇越高,促使企業提高技能人才薪資水平。
在走入市場的過程中,集團也努力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市場議價能力。集團專門設有創就業部門為學員提供職業規劃指導、創業孵化等服務,幫助學員爭取更優薪資待遇,並鼓勵學員自主創業,實現更高收入水平。
為了增強學生在薪酬談判中的競爭力,集團正在強化技能認証與職業發展,積極申報技師學院和職業本科院校,推動學生獲取“學歷証書+職業技能証書”。
這也契合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求,2021年10月《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台,指出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
通過技能培訓課程,疊加部分文化課培訓,幫助學生在職教高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對此,有券商認為,開展職教高考升學班,迎合學生職教高考學歷提升需求,有望成為中國東方教育未來招生的額外增長點。
升學之外,就業還是這家老牌職教機構的“王牌”。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萬通及歐曼諦長期課程畢業生的平均引薦就業及創業率達95%以上,新東方、歐米奇及新華電腦則達93%以上。
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過硬的能力為就業保駕護航。集團會組織學生參與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並屢獲佳績(如烹飪西餐項目金牌),提升技能認可度,間接推動企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中國東方教育還強調通過崗課賽証的深度融合,將崗位需求、實戰訓練、比賽經歷貫穿於學習全過程,使學生具備符合市場需求的實用技能,實現畢業即就業、上崗即上手的目標,這也是企業高度認可該校學生,以及學校就業率高的主要原因。
專業迭代搶佔新興賽道
隨著技術迭代和消費市場轉型加速,勞動者技能更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浪潮下,技能的半衰期也急劇縮短,這也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沖擊著原有的課程體系。
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東方教育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和引入企業工程師參與教學,確保學生技能與市場需求匹配,從而提高就業后的薪酬水平。例如,新能源與智能制造領域,萬通汽車教育新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等專業,招生量同比激增,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建實訓基地,有效提升了畢業生薪酬競爭力。
集團的美業教育就在這一思路下,實現了差異化突圍。受益於消費升級和康養產業的快速發展,歐曼諦美業近年來表現突出,並逐漸成為集團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抓手,填補市場需求空白。
據毛超聖介紹,作為中國東方教育集團旗下專注於美業康養的品牌,歐曼諦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美容美發技術和理念,結合國內市場需求,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美業人才。
歐曼諦學子打造創意妝容。
財報顯示,歐曼諦美業教育正成為集團增長新引擎——2024年營收同比激增125%至1.05億元,長期課程學員數增長117.5%。通過引入時尚美業技術與高端服務標准,歐曼諦填補了市場空白,其畢業生可無縫對接直播化妝師、連鎖美容顧問等新興職業,起薪較傳統崗位高出30%。
美業市場對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較高,市場需求旺盛。此外,美業下游產業鏈的連鎖化率不斷提升,頭部企業開始嶄露頭角,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美妝行業特性適應了現代年輕人追求自由職業的趨勢,學生畢業后可以兼職服務於多家公司,如直播公司的化妝師可以通過線上接單、簽約多家公司等方式靈活工作,這一特點進一步推動了美業市場的熱度上升。
談及歐曼諦美業的成功,毛超聖認為,其關鍵在於差異化競爭策略:一方面,與國內外知名美業機構合作,確保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
另一方面,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包括審美能力、溝通技巧和服務意識。這種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模式,使歐曼諦美業在市場上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此外,歐曼諦專注於高端時尚美業教育,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素養的高端人才,從而在市場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將低空經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背景下,無人機技術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正從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等傳統領域,向物流配送、應急救援、文旅體驗等多元化場景加速滲透。據賽迪顧問預測,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而無人機相關人才缺口高達百萬級。
中國東方教育集團旗下新華互聯網科技敏銳捕捉這一趨勢,於2025年2月21日在成都發布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通過產教融合模式,培養“無人機+”復合型技術人才,填補行業空白。
新華電腦教育無人機實操課。
據毛超聖介紹,該專業以成都新津為試點,構建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產業應用”的閉環人才培養體系。
“這一閉環體系的構建,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毛超聖表示。
職業教育的價值在於成為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展望未來,中國東方教育有望以無人機專業為起點,構建“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產業服務”的低空經濟生態鏈,為萬億級低空經濟賽道注入高質量人才活水。
當前職業教育正實現雙重突破,社會價值上從技能謀生工具升級為核心競爭力,產業價值上通過“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產業服務”生態鏈,賦能萬億級新興市場。
在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下,中國東方教育正推動職業教育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轉型,逐步建立起以技能生態為核心的新型教育范式。(中國東方教育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