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電子電路產業集群升維之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創新實踐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浪潮中,安徽廣德電子電路產業異軍突起,從零基礎的外遷承接地躍升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這一過程凝聚了政府、企業與市場的多重智慧。
破局之道:構建全產業鏈生態的“廣德范式”
廣德電子電路產業的起步,源於對長三角產業轉移趨勢的敏銳捕捉。2010年前后,長三角核心城市面臨“成本困局”與“環保緊約束”的雙重擠壓,廣德依托毗鄰江浙的黃金區位,疊加生態腹地的環境容量優勢,精准鎖定電子電路產業作為戰略性突破口。
破繭化蝶舞東風,三省通衢啟鵬程。2010年,廣德縣委縣政府(現改縣為市)正式提出建設PCB產業園,位於市經開區西北部,專項規劃1605畝的PCB產業園。當年4月,由開發區、招商、環保多名優秀干部組成的考察團赴江蘇大豐、四川遂寧、安徽銅陵學習當地電子電路產業發展經驗。9月,廣德經濟開發區PCB產業園一期工程正式興建,同時規劃並建設日處理量4.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專用污水收集管網及固廢處理中心,實現污水循環利用率90%,危廢無害化處理率100%,將環保約束轉化為綠色競爭優勢。
通過差異化招商策略,廣德經開區決定既避免陷入低端制造的路徑依賴,又規避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同質化競爭,聚焦中高端PCB、FPC柔性電路等細分領域,瞄准長三角外溢產能中的優質企業,引進了如揚升電子、王氏智能電路、寶達精密電路在內的一眾優質企業,順利完成了產業從無到有的集聚。又通過“鏈長制”實施全產業鏈布局,相繼引入豪能電子、龍泰電子等上游覆銅板材料企業,以及專業的垂直電鍍設備生產商東威科技等,以“梧桐樹效應”縮短企業採購半徑、顯著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逐步形成“玻纖紗—覆銅板—印制電路板—封裝—智能終端”的垂直整合生態。
聚變之變:從“企業集聚”到“生態協同”的升級路徑
產業集群的形成並非簡單的企業堆積,當集群突破百億規模閾值,廣德電子電路產業集群通過構建“產業生態圈”,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到價值躍升的質變。針對高頻高速PCB、5G通信板等前沿領域技術攻關,10余家電子電路企業同合工大、安徽大學等11家高校院所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算法深研如煉劍,雲開月現破長空”,東風電子研發的陶瓷基覆銅板其熱導率、機械強度等關鍵參數達到第三代半導體封裝需求、新三聯電子牽頭制定了銀漿貫孔印制電路板行業標准、萬正電子瞄准高速發展的算力市場,推出高性能算力芯片散熱片產品線、三生科技專注輕、薄、小等特殊線路板,順利通過國軍標體系認証。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到來,集群積極探尋通過“智改數轉”實施數字躍遷之路,先是建成PCB行業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PCB上下游工廠間的訂單協同、設備共享和能耗監控。2023年7月12日,廣德經濟開發區入選省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並將省級獎補資金全額下達園區企業,牽頭對43家電子電路企業實施數字化診斷,指導萬奔電子、牧泰萊科技等34家企業啟動涵蓋設計、制造到測試等環節數字化轉型,威利廣科技、眾泰電子率先設備實現全廠設備數字化記錄,數字化點檢。
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挑戰,廣德經開區以“技術突圍+市場重構”開辟新的增長極。在新能源汽車電子領域,不斷攻克車規級PCB的耐高溫高壓技術壁壘﹔面向儲能電子藍海,集中力量開發特種電路板耐腐蝕解決方案﹔立足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節點城市戰略定位,以開放協同的發展思維獲取更高能級資源,依托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精准投資芯聚德科技IC載板項目,實現存儲芯片封裝基板國產化突破,匯聚起產業轉型升級的磅礡力量。
廣德電子電路產業集群的崛起之路,詮釋了一條產業跨越發展的創新哲學:以戰略定力錨定產業賽道,用系統思維構建創新生態,憑數字變革重塑競爭優勢。以百億級體量為支點,廣德將努力在高端PCB細分領域構筑技術壁壘,在新能源汽車電子等新興賽道加速卡位,力爭在長三角產業版圖中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的質變跨越。(陳飛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