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臨泉縣迎仙鎮常安庄:羊肚菌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5年03月19日09:4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春風拂過臨泉縣迎仙鎮常安庄村的田野,在臨泉縣美霞種植家庭農場的大棚裡,一朵朵形似蜂巢的羊肚菌破土而出,這些被譽為“菌中黑鑽石”的珍稀食材,正在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春日傳奇。

羊肚菌。

羊肚菌。

產業崛起:從傳統農耕到特色種植

這片佔地150畝的家庭農場,歷經三次產業升級的蝶變。2020年創立之初,這裡還延續著生姜、西瓜等傳統作物輪作的農耕模式。在美霞種植家庭農場合伙人之一的常安庄村黨支部書記耿協龍的牽線搭橋下,2024年,菌菇種植能手周如俊加入其中,農場開啟了一場“黑色革命”。2024年冬季,28畝標准化大棚全面改種“六妹”羊肚菌,這個畝產可達1000斤的優質品種,讓每座大棚都成為致富車間

羊肚菌。

羊肚菌。

技術突破:新農人的返鄉創業路

“要讓菌絲在黃土地裡開出致富花,需要科技這把金鑰匙。”合伙人周如俊望著大棚感慨道。這位曾在廣東打拼十余年的菌菇種植能手,帶著沿海地區的先進技術返鄉創業。經過8年技術攻關,成功將羊肚菌存活率從2016年的50%左右提升至現今的75%左右,攻克了臨泉地區種植羊肚菌的技術壁壘。如今他主導成立的菇類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從臨泉走了出去,開始與河南沈丘、安徽利辛等地農戶進行合作。

市場前景:特色產業的致富密碼

晚上10點,分揀區依舊人氣十足。工人們將採摘的羊肚菌按品級分裝,交給前來採購的四川、福建、河南等地的老板。“這個月已經出貨1.5萬斤了。”合伙人段玉紅翻看著賬本,笑著說道。

鄉村振興:家門口的共富圖景

在大棚裡,64歲的村民耿大娘手法嫻熟地採收菌菇:“是耿書記介紹我來的,現在守著家就能月入3000元,真好。”像她這樣的銀發工人,農場裡還有20多位。合作社推行的支部+公司+農戶模式,已帶動周邊2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

暮春時節,手機鏡頭下的種植基地宛如黑色長龍。耿協龍站在大棚邊上,描繪著更宏偉的藍圖:明年我們要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鄉親們就業。這些在大地上書寫財富密碼的新農人,正在用科技與智慧,讓鄉村振興的夢想之花在菌褶間次第綻放。(王萍萍)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