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安徽向前丨碭山:科技種瓜,從頭“甜”到尾

地處皖北宿州的碭山縣,酥梨的香甜早已聲名遠揚,而今另一抹“甜”正從這片土地上“探出頭”。
三月中旬,碭山縣程庄鎮安徽省百思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西瓜產業園內,連片的西瓜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棚內,一株株綠藤攀爬而上,藤蔓間挂滿了小西瓜,黃皮的、綠皮的……宛如一個個彩色小燈籠,甚是養眼。
西瓜進入成熟期。李艷龍攝
梨園花海未成勢,卻是西瓜上市日。“最近我們正忙著採摘小西瓜,發往江浙滬商超。”談及自家西瓜,公司總經理——一名90后“新農人”魏瑾瑾頗為自豪:“這種小西瓜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叫‘禮品瓜’,光是批發價也有10元一斤。”
一顆瓜“甜”了一個鎮。以安徽省百思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如今,程庄鎮有一半以上的農戶從事西甜瓜產業,種植規模4萬畝,年產量15萬噸以上,並形成了繁種、育苗、種植、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
“致富瓜”:大棚裡長出“金蛋蛋”
魏瑾瑾是程庄鎮西瓜產業的“靈魂人物”,她與西瓜打交道已有10個年頭。
2015年,大學畢業后,魏瑾瑾受父親影響,決定回鄉從事西瓜種植。為掌握西瓜育苗技術,她隻身前往山東,在大棚裡當了一年工人。學成歸來后,2017年,魏瑾瑾成立了碭山縣百思農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
魏瑾瑾查看西瓜長勢。李艷龍攝
如今,公司年生產高端優質西瓜16000多噸、優質西瓜種子50多噸,年銷售額近6000萬元,並被評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市場什麼西瓜受歡迎,我們就種什麼瓜!”談及公司發展的“秘訣”魏瑾瑾說,“我們的目標是把西瓜與美相融合,讓西瓜成為藝術品。”
“這是我們培育的‘彩虹瓜’,瓤色有很多種,去年每斤能賣到30元至40元,單個瓜就能賣50多元,通過訂單銷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西瓜產業園2號棚內,魏瑾瑾指著即將成熟上市的小西瓜介紹說,像“小黃人”“彩虹瓜”這些“小眾”西瓜看著不大,但產值高,“每畝利潤可達6萬元。”
種好“一顆瓜”,富裕一方人。
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生產模式,安徽百思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帶動周邊1000余農戶發展大棚西瓜種植,建立了8000多畝優質吊蔓西瓜生產基地,使農民收入比常規種植增加了2000多萬元。同時還為周邊群眾提供了800多個工作崗位。
“客商來指名要‘小黃人’,不愁銷。”另一位尉姓瓜農保守算了一下,他種的西瓜一年能掙四五十萬元。“這哪是西瓜,簡直就是‘金蛋蛋’。”
得益於魏瑾瑾的示范引領,程庄鎮逐漸打響“西甜瓜之鄉”的名片。
而在碭山縣,2024年全縣西甜瓜種植面積達7.8萬畝,總產量25萬噸,帶動7000人居家就業和發展產業,人均年增收1.3萬元以上。
“科技瓜”:“私人訂制”育出新品瓜
程庄鎮的西瓜為何“甜”?全靠科技育種來“保鮮”。
走進安徽省百思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陳樓種植基地,綠油油的瓜藤吊在半空中,頂花帶絨的小西瓜在碧綠的藤葉下探頭探腦,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喜人景象。“這是我們其中一個育種基地,全國我們有4個育種基地,年產優質西瓜種子50多噸。”魏瑾瑾表示,大棚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工人隻需點點手機APP,就能實現精准灌溉、施肥。
“‘彩虹瓜’還不算稀奇,通過我們龐大的基因庫和數據庫,將來能實現私人定制,種植出個人專屬的西瓜品種。”魏瑾瑾俏皮地說。
育種基地裡,工人在授粉。人民網 陶偉攝
目前,該公司已篩選出“瓜之道”“瓜之韻”“瓜之緣”“瓜之情”等一系列西瓜品種,注冊商標百余個,登記品種16個,獲得西瓜新品種權証書3個,每年示范展示西甜瓜組合550多個。“我們的種子銷售覆蓋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市場份額佔全國1%以上。”魏瑾瑾補充介紹道。
“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張顯教授對我們的種子庫非常感興趣,雙方已經談好合作,共同開展西瓜育種。”採訪中,魏瑾瑾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公司已建設了一棟人才公寓,分子實驗室正在建設,力圖通過分子標記育種、分子輔助育種等先進手段,加快西甜瓜育種進程。
“我們還在申報院士工作站,為碭山培養更多農業高科技人才。”魏瑾瑾深知,人才是培育好這顆“科技瓜”的核心“養分”。
“產業瓜”:“甜蜜經濟”的三產“方程式”
產業興旺,不止於田間。
人民網安徽頻道在採訪中獲悉,近年來,程庄鎮投資西甜瓜產業2000余萬元,分年度實施建設坡裡王屯村、龍泉寺村、柴市村西甜瓜產業千畝示范園。
值得一提的是,該鎮採取“合作社+企業+農戶”的運營管理模式,促進農戶從分散生產向組織化、規模化、市場化轉變,實現了“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目標,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碭山縣程庄鎮大棚西瓜產業基地。崔猛攝
“產業瓜”不僅要“種出”規模,還要“種出”融合。
為推動西甜瓜產業發展,程庄鎮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業態,通過積極打造“西瓜+旅游+美食+文化”的新型業態模式,推進主導產業與旅游、文化、體驗等深度融合,初步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建成瓜菜分揀儲存中心、連棟大棚研學基地,舉辦首屆“吃瓜大賽”……在碭山縣程庄鎮,一顆顆西瓜實現了從“論斤賣”到“論個賣”,再到“賣品牌”“賣體驗”的“身價”倍增。
“我們准備在今年辦一場西瓜節。”採訪最后,魏瑾瑾的言語裡“埋下”一顆“彩蛋”——這顆“彩蛋”也為程庄鎮的西瓜產業增添一抹令人期待的新“甜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