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經濟

“砥礪廿六載 奮進向未來”光大銀行合肥分行26周年系列報道之二

執科技之筆 繪創新藍圖勝景

2025年03月18日11:2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在長三角創新熱土上,科創浪潮奔涌不息。2024年,光大銀行合肥分行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為行動綱領,以金融之力陪伴科技型企業共同成長。截至2024年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180億元,貸款增速達31.7%,較安徽省銀行業平均貸款增速高出21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一組組躍動的數據背后,是光大銀行合肥分行以金融創新解碼科創密碼的生動實踐。

構建梯度服務生態 破解科創融資難點

“種子期怕風險、成長期缺抵押、成熟期需轉型”——針對科技型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痛點難點,光大銀行合肥分行創新推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鏈”。

在安徽某專門研發新型防水涂料的企業,創始人正在調試新型防水涂料檢測設備。“創業初期連財務報表都拿不出,光大銀行卻通過‘技術流’評價體系給了我們100萬元信用貸款。”這得益於該行創新推出的“皖美陽光知識產權貸”,通過專利質量、研發投入強度、產學研轉化率等非財務指標,積極搭建科創型企業融資增信渠道,讓“技術軟實力”變為“融資硬通貨”。

對於進入高速成長期的“瞪羚企業”,該行創新“投貸聯動+股票回購貸款”模式。某國際化高分子改性材料領域領軍企業憑借其核心專利,獲得光大銀行合肥分行2.5億元的產品授信,其中股票回購貸款佔比達20%以上。“傳統信貸隻能解決短期周轉,而光大的‘成長貸’‘股票回購貸款’讓我們有底氣投入更大級別項目研發。”企業財務總監感慨道。

面對轉型期企業的並購需求,該行打造“並購顧問+結構化融資”特色服務。2024年成功助力某新型顯示企業完成對韓國LGC偏光材料企業的跨境並購,通過內保外貸、匯率避險等組合工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目前,該行已形成“孵化貸-成長貸-並購貸-轉型貸”四大產品矩陣,覆蓋企業從初創到上市的全周期需求。

打造科技金融“合肥模式” 暢通服務“最后一公裡”

在科創走廊建設如火如荼的當下,光大銀行合肥分行構建起“專項機制+專屬團隊+專業平台”的三維服務體系。

建立“三專機制”:該行作為光大銀行科創金融服務試點分行,主動把握所在區域經濟發展與行業客群特色,設立位於高新區的長江西路支行為科技特色分支機構。單列信貸額度、單獨考核激勵、單獨風險容忍。創新“三個優先”政策——科創貸款優先審批、創新產品優先試點、資源保障優先傾斜。

組建“科技金融特戰隊”:針對分行客戶經理分層培訓,定制化設計培訓內容。推動大資產業務儲備期間,邀請外部專家召開“光伏行業”“新型顯示”“汽車行業”“船舶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等行業培訓。開展“公司金融光合行動方案”,從“行業專精、客群發展”等七個方面全面推動人才成長。同時立足區域優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搭建“科技金融生態圈”:主動對接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等政府單位,成為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十行千億萬企”合作銀行。主動對接省工信廳了解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政策並參與創客中國案例大賽。通過API接口直連安徽省發改委數據實驗室,積極探索實現政策查詢、融資對接等多項功能線上化。

數字賦能提質效 構建產融協同新生態

在數字化浪潮中,光大銀行合肥分行以科技反哺科技,構建“產業+金融+科技”的共生生態。

推進“科創企業數字化智能化運營”,在分行層面建立“信貸供給側”專欄,持續推送科技型企業項目和營銷信息,助力經營單位與企業精准對接。充分發揮總行線上產品優勢積極拓展專精特新客群,專精特新企業貸余額居光大系統第一。

推出“科技e貸”線上產品,實現知識產權在線評估、貸款線上支用。安徽某新材料企業通過手機完成額度測試,測額通過后三天之內獲得500萬元信貸資金。“這在過去需要跑5個部門、耗時半個月。”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該產品累計測額通過44戶,金1.75億元,筆均審批時間大幅壓縮。

深化“政銀園投”合作模式,積極撮合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等平台資源,組建“投貸聯動柔性團隊”,為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和科創企業股權融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合作。依托光大集團協同優勢,聚焦股權融資客戶推薦與引入,推動實現被投企業清單共享,加大力度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股權直投、產業基金、戰略配售、境內/外IPO保薦、定向增發等各類產品服務支持。

從實驗室裡的技術突破,到生產線上的智能升級﹔從量子大道的前沿探索,到巢湖之濱的產業變革,光大銀行合肥分行正以金融之筆書寫新時代的“科創答卷”。正如該行黨委書記、行長王泉所言:“我們將持續深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讓更多‘科技幼苗’長成‘產業大樹’,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貢獻光大力量!”(孫中美)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