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助力鄉村春耕與產業振興

胡雨鬆 張俊
2025年03月16日09:3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春回大地,萬象“耕”新。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出“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水平,支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正如春耕備耕離不開春灌滋潤,鄉村振興和農業發展也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近年來,農行安徽分行搶抓“春耕、夏種、秋收、冬蓄”等重要農時,創新金融服務方式與產品,滿足農產品“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各主體的金融需求,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馬鞍山和縣,工人在大棚裡收獲蘆筍。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馬鞍山和縣,工人在大棚裡收獲蘆筍。人民網記者張俊攝

馬鞍山市和縣堪稱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大的“菜籃子”。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0多萬畝,年產蔬菜近百萬噸,當地的辣椒、西紅柿、菠菜等各類蔬菜瓜果,常常出現在江浙滬地區市民的餐桌上。走進馬鞍山和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高端蔬菜種植基地,掀開復式日光溫棚門帘,棚內30℃的高溫下,十多名老鄉正彎腰採摘,籃子很快就被新鮮採摘的蘆筍填滿。每年1月到9月,都是蘆筍的採摘期。三月初,正值蘆筍價格稍稍回落、大批量上市的時候。看著一株株蘆筍鮮嫩翠綠、長勢喜人,公司負責人楊兵喜上眉梢,感慨當年投資蘆筍種植這步棋走對了。

楊兵常年與蔬菜種植打交道,但涉足蘆筍種植是在2016年之后。當時,楊兵去上海出差,發現當地菜市場蘆筍銷售火爆。在了解市場前景、學習種植技術后,他決定在和縣種植這種高營養價值的蔬菜。“蘆筍不難種,但對生長環境有較高要求。”楊兵介紹,蘆筍種子發芽適宜溫度在25℃以上,在20℃到30℃之間生長速度最快。為給蘆筍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2022年,楊兵承包100畝地准備種植高端蔬菜,然而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卻讓他犯了難:僅是一塊復式大棚就要6萬元,再加上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和高壓噴霧全自動植保等綠色生態先進設備,想規模化種植蘆筍,至少存在200萬元的資金缺口。

好在農行和縣支行及時發放的一筆“勸耕貸”解了楊兵的燃眉之急。“我與農行合作有近10年時間,也見証了農行在助農系列金融產品上越發多樣化、專業化。”楊兵透露,當前正是田間用人的高峰期,勸耕貸不僅能用於基礎設施購買,還可用於勞務成本和化肥等原材料購買,十分方便。

滁州明光,工人在大棚裡扦插甜葉菊苗。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滁州明光,工人在大棚裡扦插甜葉菊苗。人民網記者張俊攝

在距離和縣近150公裡之外的滁州市明光市,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的另一項惠農e貸產品——“甜葉菊商戶貸”,成為當地甜葉菊育苗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明光市地處江淮之間,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孕育出特色鮮明的優質農產品,甜葉菊便是其中之一。管店鎮是全國最早從事甜葉菊育苗、種植的地區,全鎮育苗、種植面積達5000畝左右。待到甜葉菊長成株后,村民將枝條從母苗上分離開,或運往周圍土地扦插,或經過冷鏈發往新疆、甘肅等地進行大規模種植。與傳統制糖材料相比,甜葉菊甜味更足,但熱量卻更低,制成的甜味食品深受歐美地區消費者喜愛。

滁州明光,農行工作人員現場幫管店鎮甜葉菊種植大戶張義巧(中)辦理辦理業務。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滁州明光,農行工作人員現場幫管店鎮甜葉菊種植大戶張義巧(中)辦理辦理業務。人民網記者張俊攝

“相比於種植和后續加工,甜葉菊育苗產業反而利潤最大,鎮上主要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先由甜葉菊經紀人統一收購幼苗,再集中種植或銷售。”管店鎮黨委書記宣德鋒介紹,得益於明光市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甜葉菊育苗產業易上手,農戶主要投資在基礎設施、購買種苗、肥料等前期投入上。為助力甜葉菊產業發展,2025年1月,在農行安徽分行、滁州市分行和明光市支行的共同推動下,“甜葉菊商戶貸”正式上線。不到1個月時間內,就為當地甜葉菊經紀人授信2200萬元,預計帶動戶均增收30萬元以上。

據了解,近年來農行安徽分行始終將保障糧食安全置於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服務“三農”工作的首要位置,大力推廣“糧農e貸”“惠農e貸”等金融產品,持續豐富特色專項貸產品,不斷加大農戶貸款投放力度,助力農業春耕生產。截至2025年2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突破3568.75億元,其中春耕專項貸款較年初淨增103.96億元。農行安徽分行正以實際行動,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鄉村田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責編:歐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