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發展沃土 合肥蜀山這家新能源企業加速“出海破圈”

近日,在合肥布諾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流水線前緊鑼密鼓地完成單板測試、零部件組裝、線纜焊接等工藝。而在另一邊的倉庫,已經組裝完成的光伏發電儲能設備正在裝貨,即將運往德國等歐洲國家。
“春節剛過,我們就收獲了來自南非客戶的大訂單,金額超2000萬元。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生產車間緊鑼密鼓趕制產品。”合肥布諾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代習軍說,作為一家扎根在蜀山區的企業,布諾太陽能正加速“出海”,在全球市場“破圈”。
兩項全球領先技術6月份上線
布諾太陽能正在趕制的訂單,是一款光伏組件。光伏組件是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負責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 。“我們研發的光伏組件採用半片、雙玻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光的反射和散射,有效降低功耗,適用於水、沙地、草地、白漆地面等高反光場景,以更低成本獲得更大的功率。”代習軍介紹。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行業前景廣闊。但這個長期向好的“賽道”,短期內正面臨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的困境。面對這樣的外部環境,布諾太陽能不斷推陳出新,每年投入近5000萬的研發資金,研發自己的核心技術。
布諾太陽能將產品運往南非。
“我們正在和中國科技大學控制學院合作研發BMS電池管理系統和EMS能源管理系統,這兩項技術均處於全球領先水平。目前,實驗室中試已經結束,預計今年6月份即可上線。”代習軍解釋,當溫度低於零下15度時,鋰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會出現嚴重退化,無法實現全天候應用。而該套BMS電池管理系統則能夠實現零下50度超低溫充放電,促進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設備等在極端寒冷地區的推廣應用。
在布諾太陽能,工人正在生產線上作業。
“從控制軟件到高端設備,我們還將不斷進行更多新產品的研發,為客戶創造價值。”代習軍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正是布諾太陽能的核心競爭力。
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合肥布諾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從最初5人的創業團隊,到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30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達19.7億元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在代習軍看來,積極追求創新、敢於擁抱變化的蜀山,為企業提供了生根發展的動力和信心。
2006年,同時擁有工商企業管理和國際貿易兩個本科學位的代習軍,進入一家進出口公司從事外貿出口工作。四年后,他毅然決定辭職,獨自下海創業,投身光伏行業。2013年,他回到家鄉合肥,創辦了布諾太陽能。
在經過調研和對比后,最終將企業落戶在蜀山區。“政府部門的政策兌現率高,營商環境在業內有口皆碑,這對初創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代習軍說。
工人們進行零部件組裝。
為了呵護布諾太陽能等民營企業茁壯成長,蜀山區各級政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為企業開通專利快速通道,助力企業創新成果轉化﹔幫忙尋找合適的廠房,解決項目落地難題﹔對接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免除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蜀山區也在大力發展環境產業和跨境電商產業,“這與企業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上下游產業鏈不斷完善,可以說,我們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代習軍說。
轉型工貿技一體化助企業實現蛻變
作為一家跨境電商企業,目前,布諾太陽能正在經歷向工貿技一體化企業轉型的關鍵階段。
布諾太陽能工廠內,工人正在裝車發貨。
隨著公司跨境電商業務的飛速發展,代工業務的局限性也突顯出來。2022年7月,布諾太陽能自主研發的生產線投產,跨出了工貿技一體化的第一步。
中基投智慧能源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目前,布諾太陽能投資5億元在運河新城建設的中基投智慧能源產業基地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預計今年6月即可投產。“該項目將建成鋰電池柔性工廠,採用小單快反的生產模式,讓傳統批量規模化生產向高度集成柔性供應轉變,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代習軍說。
中基投智慧能源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現場。
跨境電商企業向工貿技一體化轉型,有利於企業更及時高效地把生產端、流通端和消費端的各種信息、需求打通,讓生產、流通和消費各環節更高質量地進行借鑒互補。“我們正在推動開發區更多的跨境電商和傳統制造企業向工貿技一體化轉型,更好滿足市場需要,增強企業競爭力。”蜀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布諾太陽能員工在海外參加展會,拓展國際市場。
在美國、日本、南非、意大利設立分公司,在洛杉磯、休斯敦、鹿特丹等建立海外倉庫,布諾太陽能的足跡已經達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我們將建立意大利光伏工廠,進一步在全球布局銷售網點。全年目標銷售額達到3億美元,制造業產值達2.5億人民幣。”代習軍自信地說道。(徐明 葛慶釗 孫雨靜 季雲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